护理下肢关节术后便秘患者,除了开塞露,还

有规律的排除肠道废物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十分重要的自然过程,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常见的排便问题有便秘、粪便嵌顿、腹泻、排便失禁、肠胀气和排便改道等问题。

对于下肢关节术后老年患者,由于活动量减少、生理功能减退等因素,较常出现的就是便秘,那么出现便秘时除了使用开塞露,就没其他好方法了吗?

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小于3次),排出过于干硬的粪便,而且排便不畅、困难。

1、影响排便的因素

1)年龄:老年人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随着年龄的增加,肠蠕动减慢,排空减慢,引起上腹部不适。而且老年人盆底肌和肛门括约肌松弛,使肠道排泄控制力减弱,同时由于神经冲动传导减慢,老年人排便意识反应减弱,易导致便秘。

2)饮食:低纤维、高动物脂肪饮食。

3、水分摄入:术后患者由于行动不便,如厕困难,自我减少饮水,导致水分摄入不足,使食糜通过肠道速度减慢,水分再吸收增加,导致粪便干硬。部分人群摄入大量的牛奶或乳制品可减慢肠蠕动,导致便秘。

4、活动:术后患者长期卧床休息或缺乏活动,可因腹部或盆底肌肉张力减退而导致便秘;

5、心理因素:精神抑郁、身体活动减少,植物神经系统冲击减慢,肠蠕动减慢。

6、个人习惯

7、排便姿势

8、疼痛

9、手术与麻醉

10、药物等。

2、除了应用开塞露,我们还能这么做:

1、帮助患者及家属认识维持正常排便习惯及获得有关排便知识的重要性;

2、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选择适合自身的排便时间,定时排便,理想是饭后30分钟左右。因为肠蠕动在饭后15分钟是最强的,在胃-结肠反射、十二指肠-结肠反射的刺激下更容易产生肠蠕动。

3、鼓励患者有便意时及时排便:产生排便冲动的排便反射往往持续数分钟就消失,而且数小时内可能不再出现,试图重新启动反射并不像自然诱发有效,因此大便可能长时间接触粘膜,导致变干变硬,更难排出。

4、指导患者排便时环形按摩腹部,促使肠内容物向下移动,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允许的情况下指导使用脚凳使膝关节抬高并靠近腹部,身体前倾,该体位可有效促进排便;

5、尽可能避免使用便盆在床上排便,不合适的姿势或使用便盆不舒服会抑制排便;

6、指导患者餐前喝热饮料和果汁,增加液体摄入,每日摄入量不小于ml。条件允许,可指导患者每日进食富含益生菌的酸奶和熟透的香蕉、火龙果等,促进排便。

7、适当运动。随着外科快速康复理念的发展,关节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早期行功能锻炼,有助于增加肠蠕动和肌张力。

8、遵医嘱使用缓泻剂:如乳果糖、番泻叶、酚酞等

9、上述方法无效时,再考虑使用简易通便剂,如开塞露,甘油栓,甚至人工取便及灌肠。

参考文献:

1.唐茜茜,王剑桥等.认知行为干预对胸腰椎术后患者便秘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8:50-52.

2、RichmondJP,WrightME.Reviewoftheliteratureonconstipationtoenabledevelopmentofaconstipationriskassessmentscale.JClinEffNurs.,8(1):11-25.

3、NassarAPJr,daSilvaFM,deClevaR.Constipationinintensivecareunit:incidenceandriskfactors.JCritCare.,24(4):.e9-12.

4、刘立波等.骨科卧床病人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7(3):72-74.

5、FoldenSL.Practice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constipationinadults.RehabilNurs.,27(5):-75.

责编:秋月

责校:丽侠

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anmia.com/bmsw/67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