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白癜风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https://m-mip.39.net/pf/mipso_4947162.html
孙宇晨/图源:百度百科
近日,“股神”巴菲特第20次慈善午餐拍卖结果揭晓,买主是一位来自中国的年轻小伙子,名叫JustinSun,中文名:孙宇晨。
出生于年7月的孙宇晨,年龄还没满29岁,却早就拥有了数亿身家。
这次拿出.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万),买一个和巴菲特吃顿饭的机会,他说“其实并不多”。
孙宇晨身上有诸多光环,但也有无数争议。有人说他是天才、有人说他是骗子;有人说他格局大,也有人说他只会割韭菜。
这个看起来像是影视圈小鲜肉的孙宇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1
孙宇晨的祖籍是山东青岛,但是出生在青海西宁。他外公是当地市政府领导,不过很早就去世了。所以他没有能够享受到其福荫。
4岁那年,孙宇晨居家移居广东。由于关系不够硬,没能够在广州深圳留下,最后辗转去了一个三线小城市——惠州。妈妈进入了《惠州日报》,爸爸进入惠州市规划局。虽然都在体制内,但级别都不高。
孙父孙母对小宇晨的教育方式很西式,非常尊重孩子的意见。在小学时,小小年纪的孙宇晨阅读《家庭》杂志,被一篇讲围棋天才常昊的文章吸引了,于是决定去学围棋。
父母再三和孙宇晨确认,是不是真的想学,孙宇晨非常坚定,父母也就全力支持了。
当时全国有名的围棋学校只有两所,一所在北京,一所在武汉。由于惠州离武汉比较近,孙宇晨去了武汉。
围棋学校是全寄宿的。父母把孙宇晨送到机场交给空姐,幼小的他一个人踏上征程,在武汉一住就是三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孙宇晨写的书中,他说学围棋是9岁;在《智族GQ》何韬采访时,他说是8岁;在“我是创享家”的演讲中,他刚开始说6岁,后来又说7岁。
我们不知道哪个更准确,不过由此可以看出,孙宇晨说话前后不一,满嘴跑火车。
这种信口雌黄的本事,是孙宇晨的一大特点。
3年之后,孙宇晨冲击段位失败,不想学围棋了,灰溜溜地回到了惠州,继续学业。
回到家后,一个更加晴天霹雳的消息在等着他:原来父母早就已经离婚了,只是一直瞒着他而已。
更惨的是,父母不是和平分手,而是经历了家庭大战。在他们离婚之前,孙宇晨多次眼看着父母在自己面前相互指责,大打出手。离婚后,两人为了争夺孩子的爱,多次同时到学校抢着接他,让他倍感尴尬。
不多久,母亲改嫁,远走意大利。父亲遭受婚姻破裂和仕途无望的双重打击,长期酗酒,对孙宇晨不管不问,孙宇晨寄宿于学校,有家等于没家。
2
上中学后,孙宇晨整天沉迷于游戏和小说,根本无心学习。
考试时,英语试卷,他用中文作答;语文试卷,他用所有时间写一篇三千字作文,其他题目一概空白;历史考试,题目问某臭名昭著的反动派的名字,他就写班主任,问新文化革命的领袖,他写的是孙宇晨。
所有人都认为他无可救药。
只有一位小伙伴没有放弃他。这位小伙伴鼓励他说:我们家里有点关系,只要你能考到三本线,我爸可以帮你搞进二本,你要加油。
老师对他的评价,则比同学略高一点点。老师对他的鼓励是:“加油,保惠大(惠州学院),争汕大(汕头大学)。”
孙宇晨感谢了小伙伴和老师,然后继续埋头读他的李敖、王小波。
虽然他的模考成绩只有多,远远到不了二本,但二本显然不是他的终极梦想。
他早已看好了一条路子——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拿一等奖。
孙宇晨研究了历届一等奖的所有文章,变化各种风格写,投了一篇又一篇,连着投了3年,都没能获奖。
到最后,他自己都快放弃了,却意外地凭着一篇《张家界旅行的回忆》,终于收到了入围复赛的通知。
连关系淡漠的父亲,都惊呆了,破例陪着他到上海参加复赛。复赛题目《从这里出发的旅程最远》,正好符合孙宇晨的口味,结果他夺得一等奖。
这年,孙宇晨16岁。
那些年,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可以直接保送到一些很好的学校,如厦门大学等。
孙宇晨终于可以不用小伙伴的帮忙,就可以上大学了,而且不是二本,是一本。
但他放弃了。
他说,我要考北大。
一边是免试直接入读,一边是还要参加高考,平时成绩多的孙宇晨,选择了后者。
他把所有无关的书都搬回了家,学校里留下的,除了应试的资料,就只有一本《胡适晚年回忆录》。他不再缺课,并且尊师重教,认真自习。
经过一段时间悬梁刺股的苦读,孙宇晨的成绩,从分,直线上升,一步一步超过了、、、,最后一次模考,他拿到了。
高考前夕,他一夜未眠。第二天参加考试,未能拿到最佳成绩。最终得分:。
那一年,北京大学在广东的录取分是:。孙宇晨还差3分。
还好凭借新概念作文一等奖的加分,他才涉险过关,进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
3
到北大中文系以后,他把自己高中奋斗的经历,写了一篇文章,投给了新概念作文主办方《萌芽》杂志。在这篇名为《一道论证题》的文章中,他提出:高中可以用一年的时间弥补所有遗憾,只要你下定决心……希望有理想的人,不要向现实低头。
在文章的末位,他留下了自己在北大的联系方式。后来,他收到了一万多封读者来信。
不过,北大中文系人才济济,侥幸考上的孙宇晨,发现自己在其中太不起眼了。
他一直有出国留学的念头,如果是在中文系的话,凭自己的成绩排名,肯定没法申请好学校,更没法拿到奖学金。
孙宇晨仔细研究了学校转专业的规定和各学科的考试规则,发现历史学的考试,主观打分占的比重极高,于是就转到了历史学专业——为了这次换专业,他甚至不惜降了一个年级(重新从大一开始读)。
历史系大二那年,他去了香港中文大学交换。在那里,他的价值观受到了全面的颠覆。
据同学回忆,他从港中大回来后,完全变了一个人,思想变得非常激进,以至于同寝室的同学都难以忍受。他还经常在网上以“史小博”这个网名发表文章,抨击学校,批评时政。
年,他曾经以独立候选人的身份,参选过北大学生会主席,最后没能入选。他把原因归结为校方有意陷害。
他到《南方周末》实习。那段时间,正是南周声望的巅峰期。孙宇晨每一篇网文的末尾,都会写上一句:孙宇晨于《南方周末》新闻部。
这一借势,如同此后孙宇晨无数次的借势一样,给孙宇晨做了巨大的背书,让他的文章的传播量,急剧提升。
年,孙宇晨被《亚洲周刊》选为封面人物。后来,“亚洲周刊封面人物”这个标签,被孙宇晨用了很多年。
其实,看了《亚洲周刊》文章之后,我们会发现,孙宇晨能上封面,主要是因为他的反体制姿态。
在《亚洲周刊》采访中,孙宇晨说,他在香港上过的一门课,对他的人格塑造太剧烈了。
这门课的名称不可描述。上课的老师,名叫陈建民。
几年后,孙宇晨的老师陈建民,将以“占中三子”之一这个名头,为人熟知。年,陈建民被香港法院以“煽惑罪”判处刑期16个月。
年前后的孙宇晨,是陈建民的高徒,把他教的那一套,在内地做实验,从网络,一直发展到线下。这也难怪他会受到境外媒体的青睐。
大三时,孙宇晨与学校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他觉得再这样下去,自己可能会被开除。于是就申请了提前毕业。
他把两年的课程合在一起。同时还在实习,还要准备托福和GRE,还要准备毕业论文,要准备留学申请的自我陈述。
如此多的事情合在一起,劳累和痛苦自不待言。但孙宇晨撑过来了,最后,他以当年历史系第一名的成绩申请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研究的硕士资格。
这个历史系成绩第一名,其中还颇有故事。
首先是孙宇晨早年果断地从中文系转到历史系起了最重要的作用。其次,孙宇晨在每一门课开始的时候,都会找老师要到电话号码和邮件,和老师搞好关系。
结果,不光老师主观打分的考试,孙宇晨得分会很高。遇到老师打分不高的时候,孙宇晨还会想尽办法去公关。
在《智族GQ》何韬的采访中,他得意洋洋地说:“至少有4门课原本在85分以下,问老师以后,改到了85分以上。”
年秋天,孙宇晨离开了他当时深怀不满的故国,去到了他向往的灯塔之地。
4
到了美国之后,他还对自己的政治理想念念不忘。
入校一个月,他仿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故事,在人人网创办了一个网络杂志,名为《新新青年》。
但该杂志第一期就出了问题。
《新新青年》的创刊号,有一篇重磅文章,名为《老兵不死,一九四九》,是描写国民党老兵故事,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
该文资料详实,感情真挚,文笔流畅,抛却政治立场不论,这是一篇难得的佳作,作者署名“胡可平”。
胡可平,正是孙宇晨的笔名。
但正是这篇佳作出了问题。
普林斯顿大学留学生沈诞琦发文指出,这篇文章抄袭了她发表在人人网和耶鲁大学中文杂志《足迹》上的一篇文章。
在沈诞琦的实锤铁证之下,《新新青年》编委会很快承认抄袭行为属实,对沈诞琦深深致歉,也对读者和公众表达歉意。
但是,孙宇晨本人抵死不承认抄袭,他写了一篇《我的最终回应》强行辩解,甚至在若干年之后,他仍然言辞强硬地否认抄袭。
在面对确凿的事实之时,仍然能这样坚持狡辩,其脸皮之厚,令人叹为观止。
但是,虽然嘴里从不承认,他心里却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从此之后,对文史哲的兴趣冷淡。他在人人网上,再未发言,《新新青年》的事情,也不再参与。
几个月后,孙宇晨的人生又完成了一次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5
作为一名思想激进的愤青,孙宇晨从前对思想的清高看得很重,视金钱如粪土。
根据何韬的报道:北大邀请俞敏洪作为校友代表在毕业典礼上演讲时,孙宇晨批判铜臭气玷污了象牙塔的纯洁。一位曾经崇拜的“学术大牛”开始经商,他痛斥对方犬儒主义,双方决裂。马云开通微博引起万人围观时,孙宇晨还根本不知道马云是何方神圣。
可见他对商业有多么痛恨和生疏。
但从研究生第二学期开始,孙宇晨突然开始选修商学院的课程,并加入了宾大的投资协会,还积极投简历参加金融机构的实习面试。
有人分析,是因为抄袭事件,使得孙宇晨在学术圈臭了名声,让他不得不切换赛道。
但孙宇晨自己解释说,是因为看了美国作家安·兰德的著作,受到了价值观的洗礼。
安·兰德,又译艾因·兰德,俄籍犹太人,后移居美国,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是《源泉》和《阿特拉斯耸耸肩》,特别信奉利己主义,反对利他主义,认为企业家是所有社会中最值得欣赏的人。
受安·兰德影响,孙宇晨认为企业家才是地球赖以转动的核心,人赚钱越多,越崇高。
他说:
“我以前觉得商人都是有罪的,是下等人。现在反过来看,中文系、历史系那些人,你那些破书不读,又怎么样?世界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在美国时,他去拜访偶像余英时,发现这位著名学者一年薪水不过八九万美元,只有刚进入高盛的年轻人的一半,而且余英时“完全边缘化,没人搭理的感觉”。
孙宇晨内心受到剧烈的冲击。
一位年轻的理想主义者死去,一个纯粹的拜金主义者诞生。
孙宇晨开始了各种商业化的尝试。他到处寻找实习,并且加入投资协会企图认识有钱人。但是一个实习offer都没拿到,投资协会也没给他什么帮助。
他和一群留学生一起做了《留美三人行》节目,虽然点击量不错,但是只是赚个吆喝,收益少得可怜。
实在没招,他看到在美国做律师非常赚钱,就把硕士项目申请延期一年,努力备考JD(法律博士)。
在此期间,他开始做了一些投资,买了特斯拉的股票和比特币。
当时,特斯拉还没有这么成功,比特币也刚刚兴起不久,几美元就可以买一个。孙宇晨把自己下一年的学费都投了进去,买了很多。
股票和比特币的价格都很久没有起色,一度让孙宇晨绝望。
但是后来,特斯拉股票开始大涨,比特币更是坐上了火箭。押中宝的孙宇晨,一下子赚得盆满钵满。
这段经历,后来也成了孙宇晨大肆向媒体吹嘘的本钱。
6
研究生毕业时,孙宇晨已经手握大笔资金,不再需要去考JD了。他到旧金山找了一份跟区块链有关的工作。
这是一家叫RippleLabs的小公司,从事区块链业务,全部员工只有20多人。
进入没多久,CEO就派孙宇晨回中国开拓业务。于是,孙宇晨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中国。
孙宇晨的职位,是“Ripple大中华区首席代表”。
这个名头,让我想起我的一个朋友,号称“特斯拉亚洲区最美女工程师”,因为那时特斯拉在亚洲只有一个女工程师,就是她。
孙宇晨,就是一位光杆司令。但这并不妨碍他用这个名头为自己抬高身价。
北大本科、宾大硕士,加上Ripple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这些头衔让孙宇晨头上闪闪发光,虽然年纪很小,也碰了一些壁,但他还是拿到了IDG的大笔投资,创立了自己的公司“锐波科技”。
长于营销的孙宇晨,把自己打造为价值网络的布道者,俨然成为新兴的区块链技术在华的代言人。
在孙宇晨的长袖善舞和IDG的大力推动下,孙宇晨成了中国“90后创业者”的代表性人物,得到了大量的媒体曝光,获得了达沃斯论坛全球杰出青年、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CNTV中国互联网年度新锐人物等荣誉称号。
年,马云创立湖畔大学,孙宇晨作为区块链行业代表,得以成为第一期学员。从此,他开始以“马云最年轻门徒”自居,这个标签他走到哪说到哪,恨不得贴在自己脑门上,直到马云通过阿里巴巴的公关表达了不满,他才有所收敛。
也是这一年,孙宇晨收购了他的好朋友同道大叔创立的“陪我”APP。这是一个主打语音社交的工具,主要的吸引力是宅男可以在上面听到女孩们甜美的声音。
这一模式,和早些年中国曾一度流行的付费情色电话毫无二致,只不过内容可能收敛一点。受欢迎的女孩在“陪我”上面,能收到很多钱。孙宇晨多次宣扬,有的女孩,通过在网上陪人聊天,一个月收入可以达到6万。
“陪我”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了孙宇晨的主业。就连现在,孙宇晨的微博认证还是“湖畔大学首期学院,陪我APP董事长兼CEO”。不过,据孙宇晨在“鲁豫有约”透露,他们的盈利模式是收取提成。这个提成比例较少,只有5%,所以“陪我”APP并不怎么赚钱。
知识付费开始兴起时,孙宇晨又在“喜马拉雅”开通了付费专栏,起了一个很诱人的名字,叫“财富自由革命之路”。这个名字和李笑来的得到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如出一辙。他俩在某些方面,确有高度相似之后,后面还会纠葛在一起。
这一次,孙宇晨又为自己打造了一个新的称号:“90后知识网红第一人”。
年,孙宇晨出版了自己的书籍《这世界既残酷,也温柔》。这位曾经怀有作家梦的青年,在获得新概念作文一等奖的10年之后,终于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
但对于孙宇晨来说,这些都只能算小打小闹,他最后的封神之战,是发行自己的货币。
7
年8月,谋划已久,并且做了充分舆论准备的孙宇晨,发行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网络加密货币:波场币。
自从网络最神秘人士“中本聪”发表比特币白皮书以来,基于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技术的网络加密货币,开始慢慢生长。
起初,比特币还是一个极其小众的事物。其价值还不被认可,对于业内人士,获得比特币也很容易。年,曾经有一位哥们,用1万个比特币,买了一块披萨。
但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比特币并认可其价值,比特币的价格开始疯狂上涨。
到了年,比特币价格超过了1万美元一枚,12月的最高点,达到美元一枚。
在比特币疯涨的带动之下,其他类似的虚拟币,也被开发出来,比较著名的,有未来币、以太币、莱特币等等。
年前后,中国也有很多人,筹谋发行自己的虚拟货币,如薛蛮子、李笑来等人,都是这个游戏局中的活跃玩家。
在这种氛围下,孙宇晨发行了波场币TRON,售出数量亿枚,开售价格0.美元。
在孙宇晨的大力营销下,该币发行当天,就融资6个亿。波场币价值最高时,曾经达到惊人的1.85美元/个,流通市值达到亿美元。
年9月4日,中国七部委发文禁止ICO(首次公开发币),并要求国内虚拟币发行方进行退币处理,其他发行者全部都遵守国家规定,但孙宇晨却强硬表示不退,并且飞到了韩国躲避。后来是在合伙人的强烈要求之下,才退还了在ICO中售出的币。不过,波场币此时已经成为几大虚拟币交易平台的活跃标的。孙宇晨退钱收币之后,成了波场币的最大持有人。
据币圈传言,孙宇晨曾经将TRON兑换为以太币,套现亿元。这一说法被孙宇晨否认。
不过,不管如何,孙宇晨至此早已坐拥数亿身家,这是不争的事实。
由于虚拟币的价格波动非常剧烈,尽管孙宇晨自己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很多因相信孙宇晨而购买波场币的人,赔得一塌糊涂。波场币没有自己的技术,没有应用场景,被认为是一种“空气币”。
孙宇晨因此被认为是“骗子”、“割韭菜”。年,同样在币圈大赚的“中国比特币首富”李笑来,私下评论说:
“你再去看孙宇晨,他肯定是忽悠,卧槽最高亿。谁看谁懵,懵到什么程度呢?明知道他是忽悠都不好意思骂他忽悠,怕别人骂自己傻逼了。”
这个谈话被人录音并泄露出来。
孙宇晨没有丝毫尴尬,反而发微博称:“听说我又躺着中枪了。”
这条微博下面排名第一的热评是网友
区块链女博士说的:“没事,大家都知道你是骗子,李笑来没那本事给你安名号。”网上曾经一度热传孙宇晨套现后跑路美国,不敢回来了,并称他为“币圈贾跃亭”。对此,孙宇晨回应说:
“贾跃亭他一山西人,我是广东的。第二他娶了个明星老婆,我没有。第三,贾跃亭确实跟我都在美国,还都在加州了,可能这是我们俩唯一的共性……乐视欠了很多钱,在中国吃了很多官司,我没欠任何人的钱。”
从孙宇晨能花3千多万请巴菲特吃饭来看,他说的应该是真的,他不光没有欠任何人钱,还有大把的钱可以挥霍
——这些钱从何而来?如说不是割韭菜,谁信?
8
年5月26日,孙宇晨早早就在微博上放风:“我正在秘密进行一件大好事,有70%的信心能够搞定。“
6月1日,又说:“干了件大事,三天后宣布。”
这时,已经有其他消息出来,透露孙宇晨拍到了和巴菲特的午餐。但孙宇晨忍住心痒,说“让子弹飞一会”,一直等到6月4日凌晨才公布这个消息。
这个消息马上成为在互联网上引起轰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