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病案便秘不要乱吃泻药

便秘3月,通便靠泻药

四年前,胡奶奶(化名)接受了乳腺癌全切术。

多次的门诊以及住院治疗,令胡奶奶原本硬朗的身体大不如前。

因为实在忍受不了已经困扰她3个月的便秘了,她来到了中医科陈敏副主任医师的门诊寻求帮助。

2到3天才解一次大便,还需要开塞露、乳果糖等药物辅助,且大便稍干硬,对别人来说,轻松畅快的排便,对她来说,却是一种煎熬。

除此之外,胡奶奶时常感觉口干口苦,怕冷,夜里睡觉还有盗汗等症状。

针对胡奶奶的病情,陈医生予四君子汤加减,重用生白术。

同时配合针刺、腹部推拿治疗后,胡奶奶的症状明显缓解。

生津液、通大便:白术

陈医生解释,胡奶奶为老年女性,素体体弱,加之大病术后,气虚血弱,肠道津枯,虽便秘,无明显腹胀痛,腹部松软无力,可知此乃虚证,不可盲目泻下攻伐。

白术性温,味甘苦,可健脾补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大剂量生白术可生津液、通大便。

清代王泰林在《王旭高医书六种》中云:“白术生肠胃之津液,大便硬是肠胃津液之干枯,故加白术。”

白术通便作用在于可健脾气,行推动作用,使胃肠蠕动增加;

另一方面,大剂量生白术可生津液,津生则肠道濡润,则粪质不燥,大便可下。

便秘也分虚与实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排便不畅的病证。

中医将便秘分为虚秘和实秘01虚秘

可包括阴虚秘、阳虚秘、气虚秘、血虚秘;

虚秘患者多见于素体虚弱,或病后、产后及年老体虚之人。

气血两亏,气虚则大肠传导失司,血虚则津亏肠道失润;

阴虚则肠道失荣,阳虚则肠道失于温煦,阴寒内结,则排便不畅,大便艰涩。

02实秘

分为热秘、冷秘和气滞秘。

实秘患者多见于饮食不节,如饮酒过多,或恣食肥甘厚味,导致胃肠积热;

或饮食生冷、感受外邪导致阴寒凝滞于胃肠;

或平素忧愁思虑、久坐少动,导致气机郁滞不畅,传导失司,大便不可下行。

便秘也需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总的原则为通下为主,但通下并非指使用泻药。

对辨证不同的便秘,选用治则大体如下:01实秘

实秘为邪滞胃肠、壅塞不通所致,故以祛邪为主,给予泻热、温散、通导之法,使邪去便通;

02虚秘

虚秘为肠失润养、推动无力所致,故以扶正为先,予益气温阳、滋阴养血之法,使正盛便通。

便秘不仅带给人们如厕时的痛苦,有些便秘可能是某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如肠道疾病,某些肿瘤晚期;

对存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便秘可能随时诱发疾病发作,威胁患者生命。

仅单纯性便秘患者,反复便秘也会导致人们心情低落。

故对平时易便秘患者,

调理饮食

平素应注意饮食的调理,清淡饮食,多吃粗纤维食物,勿过食辛辣厚味或饮酒无度;

定时排便

养成每早定时大便的习惯;

身心健康

保持心情舒畅,加强身体锻炼,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改善。

便秘的治疗中,除中药外,同时可配合针灸、腹部推拿、艾灸等,实秘严重者可行中药灌肠疗法。

切勿因便秘而随意使用泻药。

泻药对实秘且体质尚可者可适度使用。

虚秘患者因自身气血阴阳亏虚,泻药通便同时也削弱人体正气,使人更虚,从而加重便秘,治标不治本,如此恶性循环。

便秘当辨证施治,找准便秘本源,从根本解决便秘难题。

专家介绍

陈敏

副主任中医师

硕士研究生,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省中医特色专科(脾胃病科)学科带头人,清末名医陈其昌先生第六代传人。

崇尚汉唐中医,临床擅长经方结合针刺、艾灸等传统疗法治疗慢性胃肠病、失眠、感冒、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荨麻疹、湿疹、颈肩腰腿痛、肥胖、痤疮、小儿厌食、不孕不育等内外科常见病及多种疑难杂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anmia.com/bmzf/82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