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小儿便秘,朋友圈里就热闹了。
有用开塞露的,也有坚决不用开塞露的;
有煮萝卜水的,也有煮玉米水的;
有吃香蕉的,也有吃火龙果的。
但是,妈妈们最后也都沮丧发现,所有的办法,都有点用,但也都不是彻底有用。
因为,没有了解宝宝便秘的原因,就很难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先找吃的原因
医学上通常这样定义宝宝的便秘:
排便次数减少,排便费力、疼痛,粪便干、硬、粗、体积大。
所以,如果只是排便间隔时间长,2天才排,甚至三天,但是大便不干、不硬,排便也不费力、不痛苦,就不算便秘,家长不需太担心。
便秘找原因,首先肯定是吃。
一般来说,小于4个月的奶粉宝宝便秘,最常见就是奶粉问题,譬如奶粉调配的浓度过浓,或者该奶粉中蛋白质含量过高。
对策:妈妈只需要调整奶粉的配比水量,或尝试换奶粉的品牌,就可以知道是否这个原因。
开始吃辅食的宝宝,要考虑的是:
1.是不是宝宝对牛奶、鸡蛋、鱼虾、坚果、芒果等食物不耐受而便秘。
——对策:暂停添加辅食,或者将辅食简单化。
2.辅食中膳食纤维不够丰富。
——对策:给宝宝适当添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像薯类、瓜类、菜类、藻类,及新鲜水果。
另外,还要想想是不是补钙过多?
补钙也会造成便秘。发育正常的宝宝,不需额外补钙。
不是吃的问题,看看是不是习惯不好
排便习惯不好,或者心理有压力,宝宝也会便秘。
小宝宝看看是不是把屎爆尿太早了。
1岁以内的宝宝,不要给他把屎把尿。因为宝宝没便意时努力排便,可能造成肛裂,而肛裂的疼痛又会使他惧怕排便,进而出现便秘症状。18个月大可以开始训练就好了。
训练方法:每天固定时间进行,如早饭后要求他坐在马桶上,每次至少5分钟。
可以用儿童马桶,或在成人马桶上安装儿童坐便套,同时在他脚下放脚凳,以便他用力排便。
初期若宝宝排斥,可暂停训练,不要勉强他。
大宝宝看看是不是不敢在幼儿园里排便。
不少宝宝不在幼儿园排便,非要憋到回家再排。
可以和老师商量,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告诉他,排便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让他模仿其他小朋友的好习惯。
若宝宝已有便秘症状,就不要再催促他,以免使其精神更紧张。精神紧张更易便秘。
不要用“脏”“臭”字眼形容排便,否则宝宝可能因难为情而憋着不排。
如果要用药,开塞露和乳果糖最好
如果用尽上述方法,仍不能缓解宝宝的便秘症状,就要考虑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了。
目前最常使用也是最安全的药物是开塞露和乳果糖。
开塞露
有效成分是甘油,通过肛门给药,能润滑肠道并刺激肠道蠕动而排便。
注意:开塞露只能偶尔用来缓解干硬结块的宿便,通常5~10分钟后能见效。不能长期使用。
不严重的宿便,也可以在肛门电子温度计上涂上橄榄油,插入肛门,润滑并刺激肠壁引起排便。
乳果糖
是人工合成的双糖,是口服剂型。它在肠道内不被吸收,能软化粪便使其利于排出。由于对肠壁没有刺激性,可用于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
排便好习惯绘本推荐:
《马桶的故事》
《我不用纸尿裤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