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50910/4694512.html
便秘:
病因:肠道积热,肠道气滞,阴寒积滞,气阴阳衰。
病位:大肠,亦与脾、胃、肝、肾有关。
病机:脾胃运化失调,大肠传导失司。
辨寒热气虚:
寒秘:便质干结,排出艰难,舌淡,苔白滑。
热秘:便质坚燥,肛门灼热,舌苔黄燥。
气秘:便质不甚干,排便断续不畅,脉弦。
虚秘:便质不干,欲便不出,便下无力,舌淡少苔。
肠胃积热:
[治法]
清热保津,通腑通便。以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
[处方]
合谷、曲池、腹结、上巨虚、内庭、天枢、丰隆。
[随证配穴]
烦热口渴者,加少府、廉泉。口臭甚者,加承浆、劳宫。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合谷、曲池、内庭泻阳明之热,清热以保津。上巨虚、天枢为大肠的下合穴、募穴,与腹结相配可疏通大肠腑气。丰隆为胃络,别走太阴,调节脾胃功能。
肠逆气滞:
[治法]
调理气机,通腑利便。以任脉、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处方]
中脘、阳陵泉、气海、行间、天枢、支沟。
[随证配穴]
胸胁胀满疼痛者,加期门,腹胀甚者,加大横。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腑会中脘、大肠募穴天枢配气海以疏通腑气。行间配阳陵泉疏肝理气,使疏泄复常。支
沟通三焦气机。
脾虚气弱:
[治法]
健脾益气,兼以通便。以背俞穴、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处方]
脾俞、胃俞、大肠俞、三阴交、足三里、关元、天枢。
[随证配穴]
多汗者,加复溜。心悸者,加内关。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并可加灸。
[方义]
脾俞、三阴交、胃俞、足三里健脾胃益中气,以资生化之源。关元补下焦元气,以益脾
气。大肠俞、天枢以助大肠传导之力
脾肾阳虚:
[治法]
补肾健脾,助阳温通。以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处方]
气海、照海、石关、肾俞、脾俞、三阴交、天枢。
[随证配穴]
脱肛者,加长强、百会。腰冷痛者。加委中、命门。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并可灸。
[方义]
气海、照海、石关、肾俞补益肾气,助阳驱寒,温煦下焦以散凝结。三阴交、脾俞可温
补脾阳,以利健运之功。更配天枢疏调大肠气机。
阴虚肠燥:
[治法]
滋阴润燥。以背俞穴,足少阴肾经穴为主。
[处方]
脾俞、三阴交、太溪、足三里、照海、大肠俞、天枢。
[随证配穴]
口干少津甚者,加金津、玉液。心烦少寐者,加神门、行间。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
[方义]
照海、太溪以滋肾阴。脾俞、三阴交、足三里益气血之源,滋阴润燥。大肠俞增强大肠
传导功能。
1.针灸治疗单纯性便秘效果较好。
2.患者应注意改变饮食习惯,多食蔬菜水果,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延伸阅读:经络速记口诀与高清循行动画图
更健康的呼吸方式-----腹式呼吸
延伸阅读:颈椎病是怎样炼成的及预防小妙招延伸阅读:撞丹田
延伸阅读:揉腹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重在传播健康知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延伸阅读:一张图看懂一种养生功
传播中医养生知识,“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交流分享拍打拉筋请加
需要购买拍拉相关工具可长按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