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儿
便
秘
便秘指大便干硬,隔时较久,有时排便困难。单纯性便秘多因结肠吸收水分电解质增多引起。婴幼儿便秘大多是由于饮食原因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有些孩子是由于使用过一些抗菌素导致菌群失调。
01
脾肾阳虚型小儿便秘
(功能性便秘)
脾肾阳虚型小儿便秘(功能性便秘)
症状: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腹中冷痛,得热则减。小便清长;四肢不温;眩晕耳鸣;舌淡苔白厚。
治则治法:温阳通便。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等。
方药:济川煎加减。当归、牛膝、肉苁蓉、火麻仁、仙灵脾、升麻、枳壳等。
02
脾胃虚弱型小儿便秘
(功能性便秘)
症状: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色萎黄或无华;神疲懒言、肢倦乏力;舌淡苔薄白。脉虚弱。
治则治法:益气润肠通便。
中成药:参苓白术散等。
方药:①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党参、当归、芒硝等。②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茯苓、白术、白扁豆、当归、火麻仁等。
03
肠道实热型小儿便秘
(功能性便秘)
症状:大便干结,口干口臭,腹中胀满或痛,五心烦热,小便短赤,脉滑数,舌红苔黄厚或燥。
治则治法:清热润肠通便。
中成药:三黄片、麻子仁丸等。
方药:①大承气汤加减。大黄、厚朴、枳实等。②麻子仁丸加减。麻仁、芍药、杏仁等。
04
阴虚肠燥型小儿便秘
(功能性便秘)
症状:大便干结,便如羊粪;口干少津;形体消瘦;心悸怔忡;两颧红赤、头晕耳鸣、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治法:滋阴养血通便。
中成药:润肠丸等。
方药:①润肠丸加减。火麻仁、郁李仁、桃仁、枳壳、肉苁蓉等。②四物汤加减。当归、生地、芍药、川芎等。
05
肠道气滞型小儿便秘
(功能性便秘)
症状: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色萎黄或无华;神疲懒言、肢倦乏力;舌淡苔薄白。脉虚弱。
治则治法:益气润肠通便。
中成药:参苓白术散等。
方药:①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党参、当归、芒硝等。②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茯苓、白术、白扁豆、当归、火麻仁等。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和您对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