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目的和作用
1、骨折、脱位的复位和维持复位后的稳定
2、矫正和预防关节屈曲挛缩畸形
3、肢体制动减少了局部刺激,减轻了局部炎症扩散
4、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静脉血液回流,消除肢体肿胀
5、使关节置于功能位,便于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
6、便于患肢伤口的观察、冲洗和换药
牵引用具
牵引床、牵引架、牵引弓、牵引针
牵引绳:无伸缩性,结实光滑,以尼龙绳、细麻绳好
滑车:光滑、转动灵活,固定牢固
牵引重量:可选用0.5、10、2.0、5.0kg重的牵引锤或砂袋,根据病人病情变化进行牵引重量的增减。
牵引锤必须有重量标记,以利于计算牵引总重量
牵引种类
皮肤牵引、兜带牵引:颌枕带牵引、骨盆牵引、骨盆兜悬吊牵引、骨牵引
皮牵:又称间接牵引,利用紧贴皮肤的胶布条或海绵带对肢体施加牵引力。
特点:操作简便,不需穿入骨组织,无创伤性
缺点:不能承受过大拉力,牵引重量不超过5kg适用于少儿或老年人,牵引时间不宜过久
般为24周
兜带牵引:颌带牵引:用枕颌带托住下颌和枕骨粗隆部,向头顶方向牵引。重量3-10kg
适用于颈椎骨折、脱位、颈椎间盘突出症和神经根型颈椎病
骨盆牵引:用骨盆牵引带包托于骨盆,保证其宽度的23在骼嵴以上的腰部,两侧各一个牵引带,牵引重量相等,重量一股不应超过10g床脚抬高cm作对抗牵引。适用于腰椎问盘突出症及腰神经根刺激症者
骨盆兜悬吊牵引:用骨盆悬吊带通过滑轮及牵引支架进行牵引,适用于骨盆骨折有明显分离移位或骨盆环骨折有向上移位和分离移位者
骨牵引:又称直接牵引。把不锈钢针穿入骨骼的坚硬部位,通过牵引钢针直接牵拉骨骼
特点:骨牵引力量较大,持续时间长,可达到有效调节。缺点:有创性,要预防感染
牵引术后护理
维持有效血液循环、保持有效牵引、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心理护理
病人:疼痛、长时间卧床,活动受限、自理能力下降,思想和情绪波动,告知牵引目的,及时沟通、疏导航给予关心和帮助,作好生活护理
维持有效血液循环
随时观察肢端血液循环:肢端皮肤颜色、皮肤温度、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情况、指(趾)活动情况,倾听病人主诉:疼痛、麻木等,及时查明原因:包扎过紧、牵引重量过大等
保持有效牵引
防止松散或脱落,加强固定,保持牵引锤悬空,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行,本位安置符合要求:功能位、床头或床位抬高,牵引重量不可随意增减
并发症的护理
皮肤水疱和压疮:牵引重量不宜过大,按摩骨降突处
血管和神经损伤:加强观券
防止牵引针滑动、偏移,保持牵引针眼干燥、清洁
关节僵硬: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足下垂:在膝外侧垫棉垫,穿丁字形,置于功能位
坠积性肺炎:练习深呼吸、用力咳嗽,翻身拍背,用拉手练习起坐。
便秘:多饮水,多吃粗纤维素食物:按摩腹部
牵引病人的护理目标
保证牵引效果,达到治疗目的。
防止发生各种并发症。
加强生活护理,解除生活不便的困难
安排丰富的文化生活,使病人精神愉快纠正病态心理,保持心理健康
石膏绷带固定术的护理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
1.患肢的皮肤及感觉情况
2.患肢切口情况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讲解石膏固定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患肢皮肤清洁护理
3.患肢切口换药,避免环绕包扎。
4.摆放患肢为功能位或所需要的特殊位置。
5.骨隆突处使用石膏衬垫保护。
二)术后护理
搬动病人时,用手掌平托石膏,禁用手指捏石膏,防止压迫性溃疡。
2.采取措施促进石膏早干。保护石膏形状,防止石膏折断。
3.保持石膏清洁,避免石膏污染或受潮。
4.抬高患肢,减轻肿胀。
5.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出现异常及时处理。石膏内有切口时注意有无出血。
6.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7.头颈胸石膏、石膏背心或髋人字石膏固定应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及石膏综合征症状,
并及时给予处理。
8.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或肌肉萎缩。
健康指导要点
1.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定期复查,如患肢出现不适应及时就诊
注意事项
1.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保持石膏边缘部位的皮肤完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