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常见的护理诊断依据和护理措施

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341411.html

一、

睡眠紊乱

由于睡规律的改变引起不适或干扰了日常生活。

主诉难以入睡,间断睡眠,早醒,有疲乏感。

1.与通气障碍有关。

2.与焦虑或恐惧有关;

3.与环境改变有关;

4.与治疗措施干扰有关;

1.病人能描述有利于促进睡眠的方法。

2.病人主诉已得到充足的睡眠,表现出睡眠后精力充沛。

1

1.安排有助于睡眠和休息的环境,如

(1)保持睡眠环境安静,避免大声喧哗。

(2)在病人睡眠时关闭门窗,拉上窗帘。夜间睡眠时使用壁灯。

(3)保持病室内温度适宜,盖被舒适。

2.尽量满足病人以前的入睡习惯和入睡方式。

3.建立与以前相类似的比较规律的活动和休息时间表。

4.有计划的安排好护理活动,尽量减少对病人睡眠的干扰。

5.提供促进睡眠的措施,如

(1)睡前减少活动量。

(2)睡前避免喝咖啡或浓茶水。

(3)睡前热水泡脚或洗热水澡,可以做背部按摩。

(4)给予止痛措施和舒适的体位。

(5)听轻柔的音乐,或提供娱乐性的读物。

(6)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疗法等。

6.限制晚饭后的饮水量,睡前排尿。必要时,入睡前把便器放在床旁。

7遵医嘱给镇静催眠药,并评价效果。

8.积极实施心理治疗心理护理(参考焦虑、恐惧护理措施)。

二、

体温升高

机体体温高于正常范围。

体温高于正常范围,病人主诉发热、不适。

1.与感染有关。

2.与无菌性组织损伤有关。

3.与某些疾病有关,如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内分泌及代谢障碍、免疫缺陷等。

4.与营养失调有关。

1.体温不超过38.5℃。

2.病人自述舒适感增加。

1.卧床休息

2.定时测量并记录体温。

3.保持室内通风,室温在18~22℃,湿度在50~70%。

4.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鼓励病人多饮水或饮料。

6.体温超过38.5℃时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降温方法,如冰袋外敷,酒精擦浴、冰水灌肠,小儿用75%安乃静溶液滴鼻等。降温后半小时测量体温1次。

7.保持口腔清洁,口唇干燥时涂石蜡油或护唇油。

8.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避免影响机体散热。

9.衣服和盖被要适中,避免影响机体散热。

10.遵医嘱给予补液、抗生素、退热剂,观察,记录降温效果。

11.高热患者给予吸氧。

三、

便秘

个体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伴排便费力。

1.大便次数少。

2.粪便干、硬。

3.左下腹部可触及包块。

4.排便时费力、疼痛。

1.与液体摄入不足有关。

2.与摄入纤维不足有关。

3.与长期卧床有关。

4.与排便环境有关。

5.与直肠附近疼痛性疾病有关。

6.与长期使用缓泻剂有关。

1.主诉便秘症状减轻或消失。

2.建立定时排便习惯。

1.饮食中增加纤维素含量,补充足够水分。

2.嘱病人在病情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活动。

3.为卧床病人创造良好的排便环境。

4.教会并督促病人顺肠蠕动方向做腹部按摩。

5.冠心病、高血压、肝硬化病人避免用力排便。

6.督促病人生活应有规律,避免有意识的抑制排便。

7.指导病人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8.对直肠疼痛性疾病病人,在排便前可坐浴15分钟,或肛门处涂润滑剂。排便后使用柔软卫生纸,保持肛周皮肤清洁。

9.遵医嘱用缓泻剂和软化剂,必要时可低压灌肠。

四、

营养不足

个体处于摄入的营养不能满足机体需要的状态。

1.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20%以上。(男性标准体重=身高-,女性标准体重=身高-)。

2.食物摄入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存在障碍。

3.三头肌皮摺厚度,上臂中围均小于正常值的60%。

4.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清铁低于正常。

5.吸收存在障碍。

1.与高热有关。

2.与营养物质吸收障碍有关,如慢性腹泻、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胃肠手术后。

3.与进食困难有关,如咀嚼困难、吞咽困难、味觉改变、口腔溃疡形成、进食后立即有饱胀感(可具体写为与咀嚼困难有关;与吞咽困难有关)。

4.与缺乏正确营养知识有关。

5.与食欲下降有关,如机体处于疼痛、焦虑、抑郁、悲哀或其他不适状态时

6.与偏食有关。

7.与节食或神经性厌食有关。

8.与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增多有关,如妊娠期、哺乳期。

1.能说出导致营养不足发生的原因。

2.能摄入足够的营养素。

3.营养状态有所恢复,表现在体重增加等方面。

1.将病人的营养状况的评估结果告诉病人及家属。

2.与病人及家属一起讨论导致病人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

3.了解病人以往的饮食习惯,包括喜好的食物、口味、进食时间等。

4.尽量选择适合病人口味的食物。

5.为病人提供洁净、清新的进餐环境,去除病室中的异味或病人床单上的血迹、排泄物、分泌物等。

6.协助病人清洁双手,必要时清洁口腔。

7.协助病人坐起,身体虚弱者可抬高床头取半坐位。

8.进餐时不要催促病人,应允许病人慢慢进食,进食中可适当休息。

9.进餐后不要立即平卧,应保持坐位或半坐位15-30分钟。

10.必要时鼓励病人少量多餐。

11.根据病人所需,设计合理的膳食结构,增加部分营养的摄入量。

12.对疼痛病人,可遵医嘱在进食前半小时给予止疼处理。

13.对因恶心而厌食的患者因为其准备偏凉的饮食,或遵医嘱进食前给予止吐剂。

14.注意监测病人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15.向病人及家属推荐食物营养成份表。

供稿:急危重症学组

编辑:刘佳丽

编审:张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anmia.com/bmsw/67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