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便秘那些事儿

脊髓损伤患者便秘那些事儿

这是一篇有味道的科普,进食者慎入!

        

便秘

      

谈到这个话题,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但从医学角度看便秘是啥子东西呢?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道内长时间停留(这个时间一般指两天以上),以致大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或排便不尽感。

为什么脊髓损伤患者容易发生便秘呢?

      

这是由于脊髓损伤导致控制直肠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从而引起直肠功能障碍,可表现为便秘和腹泻,但临床中以便秘多见。58%脊髓损伤患者患有严重便秘,对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那么当脊髓损伤患者出现便秘问题时,要干点啥子呢?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大便的样子。

形“”各异---大便形态

前方高能再次温馨提示:进食时切勿进入。

      

千呼万唤“”出来!

知道如何从大便形态判断便秘,那么便秘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NO.1            

          

生“”相依---三多两注意

          

多喝水

---饮水量以-ml/d

多食植物脂肪

---核桃仁、花生米、菜籽油等,有润肠作用

多纤维的食物

---每公斤体重需要90-mg纤维素来维持正常排便(含纤维高的食物:青菜、韭菜、芹菜、木耳等),不超过(30g/d)

注意饮食的质

---多食粗粮、杂粮,可增加肠管内的容积

注意饮食的量

---足够的量,才足以刺激肠蠕动

      

              NO.2            

          

见机行“”---三定

          

定时排便

---餐后30~45min最佳,胃肠反射最强

---训练逐步建立排便反射

定排便体位

---便前喝温热水引起胃肠反射

---蹲位或坐位,不能坐立者选择左侧卧位

定时刺激

---促进低级排便中枢反射的形成(手指刺激环形运动、肛门括约肌训练术)

              NO.3“”必躬亲---康复训练

模拟排便法

取坐位为佳,不能坐立者可选择左侧卧位。于每日饭后(早餐或晚餐)1h内定时排便,创造一个安静、隐私的环境,以餐后30~45min最佳,持续15min左右,保持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便于建立反射。

腹部按摩术

取平卧位,操作者协助将其双下肢屈髋、屈膝。操作者站于其右侧,以手掌按结肠走行方向按摩,从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右下腹-上腹部-左下腹)的顺序按摩腹部,可使结肠的内容物向下移动,并可增加腹压,促进排便。每次5~10min,每天2次,可增加肠蠕动,利于排便。

      

手指刺激环形运动

操作者协助其取左侧卧位,将其双下肢稍屈髋屈膝,操作者食指或中指戴指套,涂润滑剂,手指缓慢插入肛门,插入深度为1~2个指节。用指腹一侧沿着直肠壁顺时针转动,按摩1-2圈以放松直肠,再按上、下、左、右缓慢牵拉,以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每日做1-2次,10-15个/次。

肛门括约肌训练技术

操作者协助其取侧卧位,将其双下肢稍屈髋屈膝,操作者手握拳于肛门周围每个方向向内按压5~10次,使肛门外括约肌收缩--扩张--收缩,刺激直肠、肛门括约肌,诱发便意。

      

              NO.4“”出有因---两法

排便方法:餐后半小时按摩腹部、刺激肛周(肛门括约肌训练术)。

灌肠方法开塞露深部灌肠:可较快出现肠蠕动、易发生并发症、用于其它措施失败。

              NO.5“”在人为---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

膳食纤维制剂:10-20g/d;

容积性泻药:硫酸镁、硫酸钠、欧车前;

渗透性泻药:乳果糖、福松;

刺激性泻药和促进动力药:番泻叶、酚酞

      

              NO.6“”作佣者---杜绝不良习惯

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肥胖,缺乏活动

常穿束腰腰带或塑身衣

滥用便秘药

如厕时看手机

经常熬夜

      

              NO.7审“”度势---注意事项

进行手指刺激环形运动时应评估其有无出血倾向、痔疮、直肠肿瘤、肛周皮肤有无破损感染等,若有则不适合此项训练;

手指刺激环形运动易引起自主神经过反射,训练时若出现血压升高、头痛、大汗淋漓、满色潮红等表现时,应立即停止训练,将其置于半卧位;

便秘情况严重者,应及时咨询相关专业医务人员或及时就医治疗,避免肠梗阻的发生。

投稿人:杨杰、李娜

审稿人:张建梅、蒋红英、张维林

编辑人:霍彩玲

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年专科声誉排名全国第三/西南地区第一。华西康复护理团队现有3个亚专科护理单元及1个高压氧中心,合计床位张;护士63名,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4人,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5人。经过多年创新发展形成了“康复管理精细化、专科技能规范化、康复护理教学层次化、护理科研实用化”的专业格局。遵循指南开展亚专科康复护理技术30余项:脊髓损伤康复开展了神经源性膀胱和直肠护理、间歇导尿、膀胱容量测定、尿流动力学检查、盆底康复、PRP创面治疗等国内领先护理技术;肌肉骨骼康复开展了骨折康复SOP、助行器应用SOP、腰椎颈椎及OP和肩周炎康复SOP、截肢残端包扎SOP,复杂伤口、烧伤换药等特色专科技术;神经/心肺康复开展了体位管理、认知管理、延续管理、ADL指导、吞咽功能筛查及训练、体位转移及辅具使用、间歇口胃管等特色护理技术;心肺康复开展了有效呼吸训练、有效咳嗽训练、改良体位引流、重症患者气道管理、心肺疾患肌耐力训练、气管切开拔管期管理等先进技术;康复护理教学包括了本科、专科护士、规培等8个层次,培养了本科生余人、全国及省专科护士人,规培余人。获批省市课题1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篇、著书18部。在汶川、芦山地震及多次突发事件中提供了高水平的康复护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anmia.com/bmzf/101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