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县局把作风整顿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帮助

为全面贯彻省委和省厅、市局关于开展作风整顿和“四零”承诺服务创建的部署要求,巴彦县局把作风整顿“四零”承诺服务创建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坚持转变服务作风,在省派扶贫工作队、市局户政支队、县局户政室、县局扶贫干警的共同努力下,帮助巴彦县丰乐乡、天增镇3户4名建档立卡扶贫对象解决了户口问题,受到群众好评。

“感谢交警沈跃东、感谢天增所,我的儿子杨波终于可以外出打工了!”天增镇立功村新房里屯居民杨福中逢人便说,杨福中是巴彦县交警大队西集中队教导员沈跃东帮扶对象,妻子于去年刚刚过世,杨福中患有股骨头坏死病症,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常年服药维持。家中有18亩耕地,但是无人耕种,家境十分贫困,儿子杨波,年5月13日出生,现年19岁,因无钱读书已经辍学。由于无出生证,随父出生落户需要做亲子鉴定无经济能力等等原因,始终没有办理出生落户,至今没有户口,致使打工等问题难以解决。沈跃东了解这一情况后,本着解决帮扶对象实际困难的原则,立即与县局户政室、天增派出所取得联系,此情况得到了户政室主任姜会臣、天增派出所所长吕岩辉的高度重视。天增所立即调查取证整理上报审批材料,户政室主任姜会臣将此情况报告市局户政支队,开通了“便民绿色通道”,以最短的时间、最便捷的手续解决了杨波的户口问题。

“省派扶贫工作队、丰乐派出所帮我们‘找回了’年龄!”丰乐乡新立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齐连权、徐玉兰夫妇从派出所教导员张海涛手中接过崭新的载着自己实际年龄的户口本,高兴地合不拢嘴,十分感谢扶贫工作队董少伟、丰乐派出所教导员张海涛。

年7月初,省派丰乐乡新立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董少伟(哈尔滨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部长)在扶贫工作中发现,扶贫对象丰乐乡新立村村民齐连权、徐玉兰户口存在差错问题,由于办理时两人没有回来,两人与实际年龄均相差10岁,齐连权身患疾病,徐玉兰双目失明,无劳动能力,生活极其困难,因年龄差错导致该两人因此无法享受国家相关扶贫政策相关待遇,便与丰乐所进行了反映,经丰乐所调查核查情况属实,但是无相关佐证材料,巴彦县局户政室本着实事求是为民解忧的原则,与省派扶贫工作队一同与市局户政支队董晓义副处长电话请示,董晓义副处长了解情况后责承巴彦县局整理材料上报,市局户政支队户政管理科科长胡忠伟、民警唐家鑫特事特办,很快解决了贫困户齐连权、徐玉兰夫妇的年龄差错问题。

长途跋涉细致调查只为贫困户户口迁移。年6月12日,巴彦县局纪委书记郑树广、副主任李勇、张启、袁子云、严威在巴彦县天增镇古山村后古山屯与副主任李勇扶贫对象刘青家进行对接时发现刘青的儿媳马金香在当地没有户籍,经了解,马金香与刘青的儿子刘井国已结婚18年且有两个婚生子女,其父母只在十几年前来过刘青家之后再无音讯,经民警对刘青亲属、邻居进行调查了解,只得到马金香的户籍可能在绥化市红四村的线索,因无户口,建档立卡以及扶贫相关待遇无法落实,李勇感到必须千方百计解决马金香户口问题,并得到了纪委书记郑树广和法制室班子的支持。法制室内勤严威根据此线索在公安网上经细致筛选最终确定了马金香的户籍地在绥化市北林区红旗满族乡红四村,年7月20日,纪委书记郑树广指派法制室张启、李勇、严威长途驱车到绥化进行走访调查。经在绥化市红旗满族乡调查核实发现马金香的父亲马恩成在大连打工多年,马金香在该村无近亲属且在该村无耕地,当地派出所及村领导都认为马金香已经失踪多年,经电话联系其父马恩成后民警向马恩成说明了为马金香迁移户籍的想法,马恩成对民警的的工作责任心表示了衷心的感谢,随后民警在当地派出所配合支持下为马金香办理了户籍迁移的相关手续。户籍迁移时得到户政室主任姜会臣、内勤民警刘岩铭和天增派出所内勤周德君的大力支持,特事特办、特事快办,立即办理了迁移签批手续,在公安民警的共同努力下8月22日贫困人口马金香足不出户拿到了期盼已久的户口本。

致敬巴彦公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anmia.com/bmzf/107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