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慢性便秘是全球性问题,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人群,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持续时间≥6个月。
老年人便秘如何诊治?
慢性便秘是全球性问题,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人群,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持续时间≥6个月。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除困难、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甚至需要使用手法辅助排便。排便次数每周<3次。
哪些原因可导致老年人发生慢性便秘?
01
肠道功能减退或病变:人类靠肛门肌肉、盆底肌、腹部肌肉、结肠协调才能完成排便动作,而在老年人中,身体衰老或产生疾病可引起排便功能减退。
0
水分摄入不足:水分摄入不足不能液化肠内容物、润滑大肠,因而大便硬结难以排出
03
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老年人牙齿脱落或口腔疾病,影响咀嚼功能,膳食纤维类食物摄入量不足,导致大肠运动缓慢,水分被过度吸收而导致便秘。
04
缺乏运动:特别是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缺乏运动可导致食物消化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而引发便秘。
05
排便习惯不良:老年人容易忽视便意甚至便意来临时故意不排便,长时间的这种不良排便习惯可使排便感应越发迟钝,最后引起慢性持续性的便秘;另外,排便时姿势不当、排便场合也会导致排便困难。
06
精神紧张、焦虑、抑郁:心理因素对人体影响很重要,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可影响肠道的运动。
07
使用药物:滥用或不合理应用各种泻药,或者服用其他诸如降压药、安眠药等可加重便秘。
08
营养不良、低体重指数人群更加容易出现便秘。
如何判断老年人存在慢性便秘还是其他肠道器质性疾病?
根据便秘的诊断流程:
图1临床便秘的诊断流程老年人慢性便秘需要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01
肠梗阻:便秘急性起病,有痛、吐、胀、闭症状,腹部听诊早期有气过水音或肠鸣音亢进,后期发生肠麻痹听诊肠鸣音减少或消失。
来源:新乡医学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