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
火针疗法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便秘在临床上可以单独出现,也可兼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如全身衰弱致排便动力减弱,肠道炎症恢复期肠蠕动降低等等。
病因病机胃肠燥热
素体阳盛,嗜食辛辣香燥之品,致使胃肠积热;或邪热内燔,肺有燥热,下移大肠,消灼津液,腑气不通而成便秘。
肝郁气滞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胃失和降,大肠失于传导,糟粕内停,大便秘结。
气血虚弱
病后、产后,气血未复;年迈体弱,气血亏损;或脾肺气虚,化源不足,传导无力,肠失润下则大便不畅。
肾阳虚弱
肾司二便,若肾阳不足,温煦无权,阴寒凝结,腑气不通而成便秘。
治则清热润肠,顺气行滞,健脾益气,温阳通便。
辨证取穴主穴:丰隆
热秘大便干结不通,腹部痞满,按之有块,作痛,矢气频传,终难排出,面红身热,头痛口干,小便短黄,舌苔黄燥,脉滑实。
取穴:内庭、天枢
气秘大便秘而不甚干结,腹部胀痛,连及两胁,嗳气频作,纳少,舌苔薄白,脉弦。
取穴:中脘、太冲
虚秘大便不干,便意频,但排便费力,便后汗出,气短,面白神疲,头晕心悸,舌淡苔薄,脉虚。
取穴:足三里
冷秘大便坚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白,四肢不温,喜热怕冷,腹中冷痛,舌淡苔白,脉沉迟。取穴:关元针法中粗火针,速刺法,点刺不留针,下肢深度3~5分,足部穴位深度1~3分,腹部穴位2~3分。
取穴解析《千金方》、《针灸大成》等书均提及丰隆“主小便涩难”,“大小便难”。丰隆为足阳明经络穴,可推动腑气下行,故选为主穴。
内庭为胃经荥穴,天枢为大肠募穴,可泻下润肠。
肝经原穴太冲疏肝解郁,配合腑会中脘以行气导滞。
足三里补益气血而润肠。
关元壮阳,肠道得以温煦、濡润而便通。
按语患者平素要坚持锻炼,以促进肠蠕动功能;多吃新鲜蔬菜及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少食辛辣;保持生活起居的规律性,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以上内容选自《火针疗法图解-贺氏针灸三通法之一》
穴位图由小编原创
邀请函如果您想和更多的中医同路人一起讨论学习,共同进步,欢迎加入针灸医案群。加群步骤:
1.扫描(长按)下方群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