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资料分享
↓↓↓
G中医图书视频资料领取!
最全的药膳食疗营养学资料哟
SCI论文攻略(有超级福利!)
执医资料
——第话——
每日一话,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导读看邓铁涛等20位国医大师治疗便秘的常用药、常用方,从中学会辨证分型的思路。根据辨证而多法并施,多方并用,多类药物并进,常建奇功。
作者:吴皓萌
邓铁涛等20位国医大师辨证灵活,治疗便秘时不囿于一法、一方、一药,根据辨证而多法并施,多方并用,多类药物并进,常建奇功,具体分述如下:
健脾益气,复运通秘健脾益气药是治疗便秘的基础,即塞因塞用之意。因脾主运化,通过健脾益气而加强中土的运化能力,对治疗便秘主要有四点意义:
一、脾主运化则气血化生有源,血分充足肠腑得以滋养而不枯,脾气充足可助大肠排泄糟粕;
二、脾气健运则“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谷精微得以正常疏布,可缓解大便的燥结;
三、肺与大肠相表里,又为脾之子脏,培土生金可助肺气宣发肃降,进而加强大肠的传导功能;
四、脾胃为人体气机之枢机,脾主升清与胃主降浊相反相成。
故国医大师的方中多见白术、党参、甘草、黄芪、山药、太子参,又喜用山药和五爪龙、北沙参和太子参、党参和白术等药对。
值得一提的是多位大师们喜“重用白术”以通便,最高可达60g,其中之理可如《本草求真》谓白术“既能燥湿实脾,复能缓脾生津……”,津液复则大便通。
重视行气,以通为用运用行气药是治疗便秘的重要保证。《素问·五脏别论》言“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大肠为六腑之一,其特性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国医大师运用行气药治疗便秘也以此为目的。
主要表现在五点:
一、通行大肠腑气,药如枳实、瓜蒌、槟榔、厚朴,药对如厚朴和枳实、;
二、调理中气,药如木香、枳壳、陈皮、砂仁,药对如木香和砂仁等;
三、疏畅肝气,药如柴胡、麦芽、香附、青皮等,盖肝气调达则能助脾胃之气健运,和降则助大肠行传导之功。
四、宣发肃降肺气;
五、消食导滞,药如山楂、神曲、莱菔子等。
大师们治疗便秘必用行气之品,具体辨证或单用或合用上述五法。
顾护阴液,强调润下使用润药是治疗便秘的重要手段。便秘患者的大便性状多干燥,甚至状如羊屎,合理的运用润燥药可以减轻大便的干燥程度,利于粪便排泄。
国医大师围绕“增液润燥”这一要旨,从多个脏腑入手治疗便秘,有以下特点:
一、滋补肾阴肾精为主,经云“肾司二阴”,后世《证治汇补》亦说:“肾主五液,肾实则津液足而大便润;肾虚则津液竭而大便秘”,故诸师临证常用黑芝麻、何首乌、地黄、肉苁蓉等滋补肾阴肾精,令津液化生有源,燥解便下。
二、紧扣“津枯肠燥”这一基本病机,喜用瓜蒌仁、火麻仁、松子仁、郁李仁、桃仁、杏仁、核桃仁、决明子、皂荚、酸枣仁等“种子”类药对症治疗,盖因种子类药多富含油脂、味甘质润,具有润燥滑肠的作用,适用于各种便秘。
三、注意滋养胃阴,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若胃中阴伤津少,则可导致通降下行的功用受阻,发为便秘。
故常用麦冬、石斛、沙参、玄参等,药对如玄参和麦冬、玄参和北沙参、北沙参和太子参等。
养血润燥,化瘀通便养血润燥是国医大师治疗便秘的特点,原因有四:
一、养血润燥不令肠枯;
二、乙癸同源,精血互生,血能化生肾精使五液充足;
三、养血可涵养肝气,有助于肝主疏泄,令全身气机畅达,又可助脾胃运化和胆汁的分泌,经云“凡十一脏皆取于胆”,胆气右降利于大肠传导;
四、津血同源,血分充足,有利化生津液。
故大师们用当归、白芍、何首乌、熟地黄等品养血补血,可谓寓意深远。在运用养血补血的同时,诸师也不忘“久病入络”之说,常于治疗之初加入行气活血化瘀之桃仁、赤芍、丹参,香附等,药对如何首乌和丹参、当归和桃仁等,待气机一转,瘀血去新血生,则停用疏利血分之品,加强补血养血之力。
慎用苦寒,用药平和用药平和是国医大师治疗便秘的基本原则,主要是慎用苦寒攻下、中病即止转而扶正固本和寒温并举三方面。由于便秘多是标实本虚之症,如《医宗金鉴》云“不敢恣行承气者,盖因脉涩,终是虚也”,故大师们用甘苦之品佐以辛药治疗,取“以苦泄之,以辛润之”之旨。
再者,“顾护胃气”为诸师所重,目的是防止出现“今日暂得痛快,而重虚其虚,以致根本日竭,则明日之结必将更甚,愈无可用之药矣”的情况。
然而慎用苦寒,并非不用苦寒,若辨证妥当而标实急迫,大师们常单用大黄(甚则用至60g)、番泻叶(甚则用至50g)以解除燃眉之急,若病情危笃则峻下燥结,方用大承气汤斩关夺将,但矢气一转,如厕更衣后便不复用孟浪之品,转而健脾固本以求稳固疗效。
若久病便秘者,常见郁久化火或阴虚火旺之证,诸师不囿于虚虚之戒,清热与扶正并重,药如大黄、枳实、瓜蒌、白术、党参、当归等;若属顽固便秘者,可吞服大黄粉,以推陈致新,涤除积热,还可单用大黄或番泻叶泡茶频服,加强通便之力,再配合寒温并举之方,以求长效。
借力于肺,以降为顺国医大师善从“肺主宣发肃降”两端着眼,巧治便秘。《难经正义》言“是以大便闭结,有升举肺气之法也”,即“提壶揭盖”之意,诸师主要运用升麻、桔梗、瓜蒌皮、生姜等药开宣肺气,下病治上,以达到“开上窍而下窍自通”的良效。
再者,《石室秘录·大便秘结》云:“大便秘结者,以为大肠燥甚,谁知是肺气燥也?肺燥,则清肃之气不能下行于大肠也”,肺与大肠相表里,又同属五行之金,金气润降有助于糟粕排泄,故诸师常添“润降”肺气之杏仁、紫菀、瓜蒌等,药对如玄参和南沙参、杏仁和紫菀等以治疗便秘。
真阳式微,温下硬结阳虚则阴盛,阴寒凝滞,内结于肠腑而导致便秘。诸师辨治此类便秘,善审阴寒之源,认为病本在“肾”。
东垣云“少阴不得大便,以辛润之”,诸师亦喜用辛温之硫磺、干姜、白术、半夏、肉桂、细辛等,以助肾主一身之阳气,从而为温下寒结奠定基础。进而配合养血(如当归、何首乌等)、润下(如皂荚、郁李仁等)、攻下(如大黄、枳实、番泻叶等)诸法,常获良效。
总结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除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症状。便秘的基本病变是大肠传导失常,与肺、脾、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病性可概括为寒热虚实。临床上便秘患者的症状常虚实错杂,治疗后易复发。
“国医大师”理论精湛、临床高明,治疗便秘效果良好,且不易复发。本文就邓铁涛等20位国医大师治疗便秘的用药经验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结果就教于同道,希冀对临床有所裨益。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推荐阅读张志远巧用黄芪经验
看颜正华教授如何治疗血压正常的眩晕病
黄煌运用经方治疗恶性肿瘤验案
图文说明:作者/吴皓萌,排版/艳阳天,校对/青橘学术部。
版权声明:《时珍国医国药》。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使用不当,请与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zy
qingjuzhongyi.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