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温天气持续不断,
导致入夏以来,
医院就诊胃肠科的人数骤增。
医生提醒,
这波患者以腹泻为主,
主要是夏季很多人食欲减少,
饮食不卫生、旧疾复发和喜食冷饮,
共同作用的结果。
那么,出现腹部不适就要做肠镜吗?
很多人感觉出现胃肠不适,产生腹泻、恶心、腹痛等症状,就要做肠镜检查。肠镜检查的确是确诊肠道疾病比较重要和准确的检查,对于确诊结肠炎等肠道疾病非常有用。但是,肠镜并不是说你想做就能做的,首先你需要知道以下这些事儿:
医生建议你做了吗?
如果是急性肠炎,医生并不一定会建议做肠镜。但是,如果你是经常性或季节性地腹泻、腹痛等,医生才会建议做肠镜,以确诊是否患有结肠炎或其他疾病。因此,医院让医生进行诊断或提前电话咨询医生,谨遵医嘱。如果医生建议做肠镜,你就需要了解接下来的几项了:
检查前饮食需要注意
肠镜检查前准备工作的好坏,对于肠镜检查的准确性影响巨大。检查前请严格按照以下规定操作,以帮助医生能通过肠镜更清楚地看到结直肠内部状况,以确定是否患有息肉、溃疡、炎症、肿瘤等疾病。
进行检查前,饮食注意事项:
检查前一天吃流质少渣食物;
检查前一天的晚上或者检查前6~8小时开始服用泻药,经过数次腹泻,一直拉到水样便没有食物残渣;
如果平时有便秘,泻药排不干净,那么最好在检查前3天开始吃少渣食物;
非麻醉肠镜检查前可以喝水,但最好不要再进食流质或有渣食物。
检查前准备事项
检查前需提供既往相关疾病资料,准备水杯、卫生纸。
陪护:肠镜检查患者有一定的痛苦,必须有家属陪同进行,如果害怕痛苦,这时,你可以告诉医生,选择做无痛肠镜。
女性病人在月经期禁止肠镜检查。
既往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令的患者需停药1周后方可进行镜下治疗。
凡有高血压,心、肺、脑及精神疾病史者,务必告知通知您做肠镜的医生和为您做肠镜检查的医生。有些病如精神病发作期,心动过缓,严重高血压是不适合做肠镜检查,需在药物控制后,才可考虑做肠镜检查。
检查后需要注意哪些?
1、检查后,因肠道内积气,部分病人会有腹痛、腹胀等感觉,不必过于紧张,可以轻揉腹部、轻微走动,待肛门排气——也就是放屁后,就可以缓解。
2、肠镜检查后无不适症状可立即进食水。镜下治疗或活检的患者遵医嘱进食。
3、肠镜检查后避免激烈运动(如骑自行车等)。
4、检查完,医院更稳妥。
肠镜检查痛苦吗?
肠镜检查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但毕竟内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式,有一定的不适和并发症,因此,有不少人畏惧这种检查,致使一些大肠病变甚至肿瘤不能早期确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普通肠镜检查过程中,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胀痛或牵拉感觉,但只要能够放松并且按照医生的嘱咐积极配合,绝大多数人可以接受肠镜的痛苦程度,并完成检查。
近年来随着麻醉药品和医疗监护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无痛肠镜检查。
无痛肠镜安全、无痛、更准确
如果对疼痛十分敏感、不能耐受,也可以选择在静脉麻醉的状态下接受无痛肠镜检查。使患者在数秒钟内入睡,完成全部检查后即能苏醒,检查过程中不会有任何的不适和痛苦感觉,因此,如果你不能接受普通肠镜,可以医院选择无痛肠镜。
这些人需要做肠镜检查
以下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家族史:家族成员中有人患过大肠癌,尤其是直系亲属患大肠癌,属于大肠癌的高危因素。
生活方式:长期高蛋白质、高脂肪、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会增加大肠癌的发病率。
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等一些肠道慢性炎症的病人容易患大肠癌。
高危人群检查建议
推荐40岁左右开始接受大肠癌的筛查,平均每3~5年复查一次。
若有发现腺瘤或恶变的息肉应及时切除,持续3年每年复查,然后每3~5年复查一次。
非高危人群检查建议
推荐50岁以上都应该做一次肠镜检查,若没发现问题,以后可以每10年左右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若检查时发现有息肉,切除后的前3年应该坚持每年复查一次。
出现以下症状,应做肠镜检查人群:1、长期腹泻、腹痛、便秘治疗无效者;
2、确诊胃肠炎,长期服药、久治不愈者;
3、需对胃炎、肠炎病进行辩证分类分型者;
4、长期习惯性腹涨、腹泻者;
5、饮食正常,大便长期不成形者;
6、长期每天大便两次以上者;
7、长期两天大便一次者;
8、大便不正常,身体近期急剧消瘦者;
9、大便有粘液、脓血者;
10、便血;
11、无任何原因身体异常消瘦者。
近年来,结肠炎、肠息肉、直肠癌等肠道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希望年过50的朋友,都能为了自己的健康,尽早去做一个肠镜检查。
需不需要做检查,
还是问问医生比较靠谱!
当你或身边的朋友/亲人出现“胃痛、胃胀、反酸、烧心、口苦、口臭、嗳气、腹泻、便秘、便血”等胃肠不适症状时,医院进行胃肠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免费-。
医院预约挂号渠道
1、网上预约:登录官方网站gz.hxzh.cn或4g.hxzh.cn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