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实用类习作课程,培养学生交际表达能力
刘红(江苏省江阴市立新中心小学)
摘要改革传统习作教学,根据儿童的主导活动,在教学中设计实用类习作课程内容。创设真实的交流表达的情境,建立读者群,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合作的习作过程中充分体验交流表达的快乐。
根据学生各年龄阶段的主导活动,开发实用类写作(有实际的交际用途的作文)的课程内容,创设真实的交流表达的情境,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充分体验交流表达的成功与快乐。
一、依据儿童的主导活动,设计实用类习作课程内容
作文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技能,学生语言功能的发展由每个年龄阶段的主导活动所决定。我们可以根据各年龄阶段儿童的主导活动来划分语言发展的阶段,设计实用文体课程。学生所写的作文内容有实际的社会效用,“学以致用”,才能真正激发写作内驱力。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主导活动是读、写、算入门和游戏活动。思维具有非常明显的幻想性和想象性。要发展他们概括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语言功能,必须让他们掌握用词造句的基本功。我们可以指导二年级学生进行实用文练习——写贺卡:在节日前,学生制作贺卡,写祝福的话送给老师、亲人、朋友,要求语言得体,表达真情。
三四年级的学生的主导活动由以游戏为主的活动转变为比较系统的学习。他们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趋于平衡,观察的目的性、细致性和持续性都有很大发展。在这个阶段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准确细致地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概括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语言功能。如三年级:指导学生学写留言条,写请假条,学习在手机上编辑短信。四年级:指导学生学写书信,学写会议记录稿,班级公约,学写“节约用电”倡议书。
五六年级的学生进入少年期,他们从事系统的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人际联系活动已逐渐成为学生的主导活动,抽象思维已成为他们主要的思维形式。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写各种实用生活作文,初步学会运用记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如五年级:指导学生学写新闻报道,写建议书,写导游词,写读(观)后感,写课本剧(掌握格式,有舞台效果)。又如六年级:指导学生学写调查报告,写研究报告,写说明书,写颁奖词,写读后感,(给母校老师)写信,(给初中老师)写自荐信。
学生的习作是循序渐进地进行规范的语言训练,是一个创造个性的过程。我们设计的二至六年级的实用类写作课程,体现了学生习作的阶段性,适合学生的思维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
二、建立读者交流群,创设真实的表达情境
写作是人与人沟通的工具,我们在进行实用类习作课程时,为学生的写作对象组成一个读者群,读者的范围可以是同学、亲人,甚至扩大到其他学校的学生、当地社区人员以至国内外的笔友。只有出现不同的读者,学生才能体会自己文字的力量。
例如:教学四年级学生写书信,我创设真实的交流情境,让学生给不同的对象写信,注意语言得体,达成了书信这一实用文体训练的教学目标。
1.创建对口班,互通书信兴趣浓
我校的孩子多为新市民子女。我们让本校的四(1)班与要塞实验小学的四(1)班结为对口班,孩子们互通友好书信。我校的孩子在信中介绍学校新装修好的阅览室,学习生活。两周后,孩子们收到要塞实验小学四(1)班学生的回信,新朋友鼓励他们:要与好书交朋友,并介绍江阴特产马蹄酥。
我校四(1)班的学生急切地、专注地念着回信,品尝江阴特产马蹄酥(我准备的小点心),心里甜滋滋的。他们又兴致勃勃地给要塞实小四(1)班学生写着回信,信中介绍自己品尝马蹄酥后的感受,介绍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还互相鼓励对方要在期中考试中考出好成绩。在书信交往中,学生学会了正确的书信格式,表达内容层次清晰。
2.借助家长会,书信交流情意真
为了指导学生在书信中能根据不同的身份,注意语言得体。我在家长会前夕,让孩子给家长写信,详细介绍教室布置,班级活动,还可以对家长讲些悄悄话等。陆云飞是个做事慢节奏,拖拉作业的孩子。他的妈妈在家长会上,阅读了孩子的信,当晚就给孩子写了回信。她在信中写到:“上了中班到家后,不管多累,总要翻阅你的作业……希望你能认真学习,做好预复习工作”。胡杨的母亲也教育孩子要不断上进。书信拉近了孩子与家长的心灵距离,在书信中,学生懂得根据对方的身份,注意语言得体。
指导学生写信,我们设计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习作内容:低年级写贺卡,中年级写友好书信、邀请信,五年级写劝说信、推荐信,六年级给母校的老师写信,给初一的老师写自荐信等等。这些书信活动,都和学生的社会交际直接联系,能组建一个庞大的读者群,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
三、发挥教师主导协助作用,达成实用类习作课程目标
在作文教学中,要将传统的师生间“权威——服从”的关系改变为“平等——伙伴”的师生关系,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成了学习的伙伴和组织者,作文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是:(1)师生整体合作(2)学生小组合作(3)学生个人独立写作(4)师生合作评改。
各年级的实用类写作,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要白癜风治好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