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的效果观

白癜风专家讲解补骨脂注射液的副作用 http://m.39.net/pf/a_4345636.html

院感事件频发,当前疫情形势下病区管理怎么做?主讲人:曾赛医院,点击下方直接预约↓↓

作者:王超,韦红梅,黎丽燕

单位:广州医院

抗精神病药物可致肠蠕动减弱,引起消化功能障碍,从而导致便秘。国外研究报道,服用抗精神药物治疗的患者便秘发生率较高(36.3%)。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促进肠蠕动和改善肠液渗透压治疗便秘,包括促动力药、灌肠、导泻药等治疗方法,但长期服用或者应用会造成结肠无力、结肠黑便以及危及患者生命的麻痹性肠梗阻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因此不宜多用、久用。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穴位埋线对患者进行干预研究,现报告如下。

选取年6月—年9医院住院的,因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便秘的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30例。纳入标准:

①年龄N18岁;

②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第3版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⑵,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利培酮、喳硫平等)治疗时间N3个月的住院患者;

③符合《中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诊断标准⑶;

④既往史中无习惯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入院后在各种检查中,未发现影响排便及消化系统的躯体疾病或手术因素;

⑤患者本人及监护人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研究;

⑥医院统一提供,标准一致。

68例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有2例因畏针而脱落,对照组有2例因出院而停止试验。最终治疗组纳入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44.70±11.30)岁,病程(6.50±4.40)岁。对照组纳入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43.90±12.20)岁,病程(5.90±4.20)岁。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5)。

方法

常规干预措施:2组均给予常规干预措施。

①饮食调理: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每日饮水量-ml

②适当运动:嘱患者每天饭后散步30min,促进肠蠕动,每次起床后整理床铺,每天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打扫卫生等。

③心理调护:及时与患者沟通疏导,缓解患者焦虑、紧张情绪。

④健康宣教:讲解便秘相关知识,培养患者定时排便的习惯,告知患者定时开展排便锻炼,排便时间应安排在每天早餐后,即使没有便意也要进行。

⑤腹部按摩:患者取立位或者坐位,把右手掌放置于脐上,左手掌按在右手背上,顺时针方向揉动5min,然后按反方向再揉5min,共计10min,每天早上晚上各1次,连续6周。

穴位埋线治疗:治疗组增加穴位埋线治疗。

所选穴位为:双侧天枢、足三里、上巨虚、支沟、照海,冷秘加神阙、关元;热秘加太冲、曲池;虚秘加脾俞、气海;气秘加中胱、阳陵泉。

取穴定位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GB.)定位标准。操作方法:碘伏消毒选取穴位处的皮肤,按无菌操作要求,把羊肠线用生理盐水冲洗浸泡5min,剪成1.50~2.00cm长的线段,放在9号腰穿针的前端,从后端插入灸芯,左手固定穴区皮肤,右手执持针器,将腰穿针快速刺入穴位,再缓慢送入所需深度,在得气后,将羊肠线植入相应的穴位内,线体不能露出皮肤的表面,避免感染。出针后,用棉签压迫针孔5min,再用敷贴保护创口。15d埋线治疗1次,共埋线3次后结束治疗(6周)。在穴位埋线过程当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埋线治疗后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当天不要洗澡,以防创口感染。施针处注意保暖、避风寒,并注意休息。

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参照《中医病症诊疗标准》⑷便秘的疗效标准:

①治愈:2d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伴随症状消失;

②显效:2d内排便,便质转润,解时欠畅,伴随症状缓解;

有效:3d内排便,便质先干后软,排便欠畅,伴随症状缓解;

④无效:便秘及伴随症状无缓解。

此外,治疗前后进行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根据大便性状分类选择相应的分型,分为I~VII型,采用反向计分,分别计分1~7分。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

结果

2组干预效果评价

6周后评价干预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28/32),对照组总有效率56.25%(18/3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组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干预后,2组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治疗组便秘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见表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1例出现低热、乏力感,1例埋线处有红肿、硬结现象,嘱其注意休息,勿抓挠,保持埋线处干洁,数天后,患者不良反应自行消失,无其他不适。对照组出现2例腹胀症状,对症处理后无不适。

3讨论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手段是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国内住院精神病患者便秘的发生率约为57.14%-63.64%,高于一般人群的10%~15%⑸。大多数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活动会减少,睡眠增加,造成患者的肠蠕动减弱和肠液的分泌受到抑制,引起粪质干硬,导致粪便排出困难、排便不规律及排便周期延长等症状。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便秘是最主要的不良反应,降低患者服药依从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⑹。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精神药物致便秘主要是因为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抗胆碱能作用而引起,患者消化道腺体分泌减少,最终导致口干、便秘⑺。中医认为,便秘多由燥热、阴虚致肠失濡润;或气滞、寒凝使肠失通调;或气虚、阳虚致肠传送无力所致。抗精神病药物阻碍脾胃纳运、肠腑传导,长期服用易致肠腑传导失司,气机升降失常,另外加上精神疾病患者多为忧愁思虑,抑郁恼怒或情志不舒,肝气郁滞,肝气不能畅达,久而化热,热移肠道,伤津耗液,津枯肠燥,糟粕内停,不得下行,而致便秘。所以治疗本病重在通调腑气,恢复大肠传导功能。足三里属于足阳明胃经,具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功能;天枢是大肠经的募穴,是阳明大肠经气深聚于腹部之处,针刺其可理气行滞,促进结肠运动;照海是足少阴肾经穴,又是八脉交会穴,通阴跷脉,可养阴以增液行舟:上巨虚是大肠经之下合;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穴,可泄三焦之热、行三焦之气而通便⑻。诸穴合用,有调理胃肠之效,共奏通调腑气之功。

穴位埋线疗法是现代医学与针灸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其利用异体蛋白对臉穴产生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作用,通过对臉穴,经络的持续刺激作用,起到“疏其气血,令其条达”的治疗目的⑼。埋线疗法通过对人体臉穴产生持续、柔和、缓慢的刺激,本研究方法即是对上述穴位进行持续刺激,达到调和阴阳、疏泄有常、升降有序、理气行滞的治疗目的,以促进消化道腺体分泌,恢复肠传导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提示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增加穴位埋线能进一步缓解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便秘症状。

综上所述,精神病患者多病情反复,多需长期服药,易引发便秘。穴位埋线具有长效刺激、操作简单、治疗次数少,易于患者所接受的特点,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MARCDH,LIESBETHD,CHIARAB,etal.Prevalenceandseverityofantipsychoticrelatedconstipationin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aretrospectivedescriptivestudy[J].BMCGastroenterology,,11(1):11-17.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J].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75-83.

[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武汉)[J].胃肠病学,,18(10):-.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1.

[5]许智凯,江思,李萍.精神科男病区便秘患者的护理技巧[J].中国民康医学,,25(8):91-92.

[6]DEHM,HUDYANAH,DOCKXL,etal.Second-generationantipsychoticsandconstipation:areviewoftheliterature[J].EurPsychiatry,,26(1):34-44.

[7]章明慧,沈思慧,许蔚倩,等.大承气汤加减治疗精神药物所致便秘6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47(12):87-89.

[8]曹杰.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34(4):68.

[9]任树森.中医穴位埋线疗法[M].北京:中医医药出版社,:12.

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anmia.com/bmcz/108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