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首先要分辨虚实。燥热、气滞不行为实,如燥热内结、气机郁滞;气血不足、阴亏、冷秘为虚,如血虚肠燥、气虚不运、阴寒凝滞。治疗时应针对其传导失常、津液不足或不行,采用调理气机、滋润肠道之法。在辩证论治时不可专用通下药,否则津液愈伤,复下复结。
艾灸疗法取穴:天枢、大肠俞、上巨虚、支沟、照海。
天枢为大肠的募穴,与大肠俞同用为俞募配穴法,上巨虚为大肠之下合穴,三穴共用可调通大肠腑气,腑气通则大肠传导功能复常;支沟宣统三焦气机,照海滋阴,取之可增液行舟,两穴均是治疗便秘的经验效穴。
一:燥热内结(实秘)
连续几天不解大便而且干燥结块如石,腹部胀满或疼痛同时口干口臭,中医燥屎内结。
病因:多为过食辛辣厚味、过服温补之品所致。
治疗原则:清热润肠。
生活注意:需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避免强光和噪声的刺激。饮食宜清淡,偏凉润为主,禁忌辛辣厚味、烟酒油腻。多饮白开水或新鲜果汁,以泄热而通利小便。
配穴:合谷、腹结。
二:气机郁滞(实秘)
经常有便意却解不出大便,胸胁处胀痛,胃脘处感觉胀满或有异物感,吃的并不多却经常嗳气,这种便秘的原因是肝气郁滞。
病因:由于气机郁滞,通降失职,使糟粕内停,不能下行所致的便秘。气秘多发于忧愁、思虑过度、情志不畅或久坐少动者。
治疗原则:顺气导滞,降逆通便。
生活注意:避免不良环境的刺激,保持心情舒畅。按时排便,尽量多运动,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和有疏利作用的食物。
配穴:中脘、太冲。
三:血虚肠燥(虚秘)
感觉大便在肛门口却解不下来,平时常常头晕目眩心悸劳累,面色口唇指甲都缺乏血色,这类便秘的原因是血虚。
病因:多由产后或手术后流血过多,血虚而形成肠燥便秘;或热病后津液耗伤,导致肠液干枯;或平素大便比较秘结,长期服用通便导泻药,使肠液更加干枯,以致便秘。
治疗原则:养血润燥。
生活注意:饮食以易消化、补益为主,大便不宜用力过猛。饮用有通便作用的饮料。
配穴:关元、下巨虚。
四:气虚不运(虚秘)
解便时肠道推动乏力可一天多次排泄,平时容易气短乏力疲劳汗出,这类便秘中医称为气秘。
病因:多因素体气虚或久病体虚,运化乏力而致。
治疗原则:益气润肠。
生活注意:排便无力时可按摩腹部,在腹壁由右下腹顺结肠方向向上、向下推,反复按摩10分钟。大便难下时勿蹲之过久,必要时用开塞露或甘油以润肠通便。适当锻炼,保持心情愉快。
配穴:关元、脾俞。
五:阴寒凝滞(虚秘)
解大便艰难,腹中有明显冷感或冷痛,平时怕冷喜欢温暖,小便清长夜尿频繁,老年人群较为多见,中医称这类便秘叫冷秘。
病因:多是由于寒气袭于肠道所致。
治疗原则:温通开秘。
生活注意:注意防寒保暖,限制活动量,勿过劳。保持肝门部清洁,便后用温水清洗。饮食应选择营养丰富、高热量的补益食物,适当运动。
配穴:关元、神阙。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供交流学习使用,非商业目的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注意: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