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契诃夫短篇小说知识点整理

提到俄国文学,很多人首先想到契诃夫。

他的短篇小说,堪称短篇文学中的经典与范例。就连高尔基在阅读契诃夫初入文坛的作品后,都感叹他是“真正的天才”。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契诃夫短篇小说的魅力。

本期名著:《契诃夫短篇小说》

契诃夫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其代表作有《变色龙》《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第六病室》《凡卡》《万尼亚舅舅》等。

他的短篇小说没有复杂的情节和清晰的解答,集中讲述一些貌似平凡琐碎的故事,写作手法也较为简洁,被认为是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杰出代表。

作者简介

契诃夫(-),是俄国的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与美国的欧·亨利和法国的莫泊桑,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是典型的带有讽刺的黑色幽默。

写作主题

《变色龙》

通过叙述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指”案件的经过,作者以极端憎恶的感情,用尖锐辛辣的笔触揭露了这些走狗、奴才的丑态和肮脏的灵魂,用以揭示沙皇统治的腐败黑暗。这是作者塑造“变色龙”——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典型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套中人》

契诃夫的讽刺小说《套中人》将男主角塑造成一个胆小懦弱、谨小慎微、思想古板的异类形象,反映了沙皇专制统治下底层人民黑暗悲惨的生活,表达了对广大农民悲惨命运的关心和同情,鞭挞了忠实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及专横跋扈的丑恶,揭露和批判了统治者的暴力统治。

《小公务员之死》

《小公务员之死》故事发生的背景依然是黑暗的沙俄时代,种种的生活压迫让以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为代表的公务员们变得越发的奴性,生怕得罪高官影响自己的前程,这种奴性心理和等级观念,日积月累下来,铸就了当时那个时代下底层小人物扭曲的自卑情结。

《苦恼》

契诃夫把《苦恼》中的几拨倾诉对象设定为不同社会阶层,通过塑造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的人心冷漠,使读者在同情、震惊之余,必然产生一种反思和共鸣:造成这种人间悲剧的深层根源,是他们各自所处的不合理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

好句摘抄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契诃夫《第六病室》

四下里一片寂静。广场上连人影也没有。小铺和酒店敞开大门,无精打采地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像是一张张饥饿的嘴巴。店门附近连一个乞丐都没有。

——契诃夫《变色龙》

就在我们说的时候,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飞了过来,等它逼近时,变色龙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伸出他那长得惊人的舌头——舌头的长度超过它身体的一倍。一刹那,那只彩蝶已被它卷入口中,成为美餐。天哪,我们都被它吓了一跳。

——契诃夫《变色龙》

不幸的人是自私、凶恶、不公平、狠毒的,他们比傻子还要不容易相互了解。不幸并不能把人们联合起来,反而把他们拆开了。甚至有这样的情形:人们怀着同样的痛苦,本来似乎应该联合起来,不料他们彼此干出的不公平和残忍的事,反而比那些较为满足的人之间所干的厉害得多。

——契诃夫《套中人》

名著问答

Q:契诃夫是哪个国家的作家?他代表了哪个流派?代表作主要有哪些呢?

A:契诃夫是俄国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套中人》。

Q: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分别是哪三位作家呢?

A:他们是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

Q:契诃夫在作品中经常描写哪一类人物和事件呢?

A:契诃夫注重描写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借此真实反映出当时俄国社会的状况。

Q:契诃夫的作品常常使用幽默的讽刺的手法,他主要讽刺了哪些事情呢?

A:他的作品主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的丑恶现象。通过讽刺来表现对丑恶现象的嘲笑,以及对贫苦人民的同情。

Q:小说《变色龙》中,警官奥楚蔑洛夫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A:通过奥楚蔑洛夫处理案件的经过,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阿谀奉承、蛮横霸道、欺下媚上的人。

想学习关于《契诃夫短篇小说》的更多内容?欢迎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anmia.com/bmsg/66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