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受便秘困扰,很多人靠服药促进排便。
且不说通便药物的副作用,于是乎,我们不建议长期使用通便药,很多人吃了药,效果也不见得就好。
便秘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功能性便秘,是指肠蠕动减慢引起的的慢传输型便秘;第二类是出口梗阻型便秘,是指肛门的功能或直肠的功能不正常,导致大便没法正常排出;第三类是混合型便秘,是第一类和第二类情况同时存在的便秘。便秘常见症状为大便干硬、排便时间延长、患者排便不尽。
促进排便的药物,无论中药、西药,处方药非处方药,不外乎几类。增加肠内水分,促进肠蠕动,软化粪便,润滑肠道。主要针对功能性便秘,而非出口梗阻型便秘。
从药物作用靶点来说,通便药物其实对出口梗阻型便秘作用不大,所以,很多人吃了通便药,也不见得有很好的效果。
今天,就着便秘这个话题,小吹姐姐给大家讲一下,生活方式调整和中医药调理。
愚人节气球标题
1.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人体发送排便信号是傲娇,正常人一天只有2次左右,一般发生在晨间起床后的体位改变后及进餐后,现代人因为工作生活繁忙,常常忽略或错过了人体发出的排便信号,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不良的排便习惯。抓住排便信号,是缓解便秘的关键。起床或者吃早餐后,可以适量喝水,增加肠道的水分,然后适当地休息,做些整理运动,等待排便信号。保证每天蔬菜、水果的摄入,可以软化粪便,润滑肠道。
2.保持良好的排便姿势
人体有一根U形耻骨直肠肌,它从一侧耻骨出发,在直肠后绕一圈,连接到另一侧耻骨,形成一个环,正好把直肠钩拉住,使直肠形成一个尖端向前的角度,这就是肛肠角。而打开肛肠角是排便的关键。
从生理结构上来说,蹲式的排便更符合人体生理,理论上来说排便应该更顺畅。但是,下蹲时间过长,除了容易脚麻之外,还会增加患痔疮的风险。
如今,坐便器越来越普及,相对于蹲姿,坐姿没有腹部朝下等重力作用,排空时间更长,腹部用力更多,更耗时。但是对老人、孕妇来说,换成蹲坑非常不方便。
其实,只要加个凳子就好了。
这样既能达到蹲坑的效果,又保留了马桶的便利和卫生。
排便时还应集中注意力,减少干扰,逐步建立正常的排便反射。
排便时请不要再玩手机或看书了!
3.腹部按摩促进排便
捕抓到排便信号的时候,或者晨起、午睡前,顺着肠道进行推按,可以促进肠蠕动,以促进排便。
中医调养
穴位按摩促进排便
按摩督脉的长强以及手少阳三焦经的支沟,可以促进排便。
1
督脉的长强(尾骨与肛门连线中点)
2
手少阳三焦经支沟(阳池与肘尖连线,腕横纹上3寸,桡尺骨之间)
耳穴
耳穴在耳郭上的分布是有其规律的,它在耳前外侧面的排列像一个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通过刺激耳部的投射区,对很多疾病都有治疗效果。便秘,就可以刺激耳部的便秘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