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快收藏20个常见护理诊断二

20个常用护理诊断分享给你,收藏起来,以后写护理记录翻出来直接使用就行啦!

06

睡眠形态紊乱

由于睡规律的改变引起了不适或干扰了日常生活。

主诉难以入睡,间断睡眠,早醒,有疲乏感。

1.与疾病引起的不适有关。如:疼痛、不舒适、呼吸困难、尿失禁、腹泻等;(该项相关因素最好直接写明病人个体的直接不是原因,如与呼吸困难有关,与尿失禁有关。)

2.与焦虑或恐惧有关;

3.与环境改变有关;

4.与治疗有关;

5.与持续输液有关。

1.病人能描述有利于促进睡眠的方法。

2.病人主诉已得到充足的睡眠,表现出睡眠后精力充沛。

1.安排有助于睡眠和休息的环境,如:

⑴保持睡眠环境安静,避免大声喧哗。

⑵在病人睡眠时关闭门窗,拉上窗帘。夜间睡眠时使用壁灯。

⑶保持病室内温度适宜,盖被舒适。

2.尽量满足病人以前的入睡习惯和入睡方式。

3.建立与以前相类似的比较规律的活动和休息时间表。

4.有计划的安排好护理活动,尽量减少对病人睡眠的干扰。

5.提供促进睡眠的措施,如:

⑴睡前减少活动量。

⑵睡前避免喝咖啡或浓茶水。

⑶睡前热水泡脚或洗热水澡,可以做背部按摩。

⑷给予止痛措施和舒适的体位。

⑸听轻柔的音乐,或提供娱乐性的读物。

⑹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疗法等。

6.限制晚饭后的饮水量,睡前排尿。必要时,入睡前把便器放在床旁。

7.遵医嘱给镇静催眠药,并评价效果。

8.积极实施心理治疗心理护理(参考焦虑、恐惧护理措施)。

07

躯体移动障碍

个体独立移动躯体的能力受限。

1.不能有目的的移动躯体;

2.强制性约束,包括机械性原因和医疗限制,如:牵引,石膏固定。

1.与体力和耐力降低有关;

2.与疼痛和不是有关;

3.与意识障碍有关;

4.与瘫痪(偏瘫或截瘫)有关;

5.与骨折有关;

6.与医疗限制有关,如:牵引、石膏固定(可直接写明与下肢牵引有关)。

1.病人卧床期间生活需要能够得到满足;

2.病人不出现不活动的合并症,表现为无褥疮,无血栓性静脉炎,排便正常;

3.病人在帮助下可进行活动;

4.病人能独立进行躯体活动。

1.评估病人躯体移动障碍的程度;

2.提供病人有关疾病、治疗和预后的可靠信息,强调正面效果;

3.指导和鼓励病人最大限度的完成自理活动;

4.卧床期间协助病人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活动;

5.在移动病人时保证病人安全;

6.预防不活动的并发症,如:

⑴保持肢体功能位;

⑵协助病人经常翻身,更换体位;

⑶严密观察患侧肢体血运和受压情况,并做好肢体按摩;

⑷适当使用气圈、气垫等抗压力器材;

⑸鼓励卧床病人清醒时每小时做几次深呼吸和咳嗽;

⑹采用预防便秘的措施(充足的液体入量、多纤维饮食、躯体活动、缓泻剂)。

7.指导病人及家属出院后的功能锻炼方法,如何使用辅助器

材。

08

自理缺陷

个体处于不能独立完成自理活动的状态。

不能独立进餐、洗漱、沐浴或入厕。

1.与体力或耐力下降有关。

2.与意识障碍有关。

3.与瘫痪(偏瘫或截瘫)有关。

4.与骨折有关。

5.与医疗限制有关,如:牵引、石膏固定。

6.与卧床有关。

7.与精神障碍有关。

1.病人能够安全地进行自理活动。

2.病人能恢复到原来的生活自理水平。

3.病人卧床期间生活需要能够得到满足。

4.病人能够达到最佳的自理水平,表现为如何。

1.评估病人的自理能力。

2.备呼叫器常用物品放在病人容易拿到的地方。

3.协助洗漱、更衣、床上擦浴每周一次(夏天每日一次)。

4.提供病人适合就餐的体位。

5.保证食物的温度、软硬度适合病人的咀嚼和吞咽能力。

6.及时提供便器,协助做好便后清洁卫生。

7.鼓励病人逐步完成各项自理活动。

09

疼痛

个体经受或叙述有严重不适的感觉。

病人主诉疼痛或不适,可伴有痛苦的表情、烦躁不安、活动受限或保护性体位。

1.与组织创伤有关。

2.与组织炎症有关。

3.与组织缺血、缺氧有关。

4.与体位不适有关。

5.与卧床过久有关。

6.与局部受压有关。

7.与化学物质刺激有关。

8.与晚期癌症有关。

1.主诉疼痛消除或减轻。

2.能运用有效方法消除或减轻疼痛。

1.观察、记录疼痛的性质、程度、时间、发作规律、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

2.遵医嘱给予镇痛药,观察并记录用药后的效果。

3.调整好舒适的体位。

4.局部炎症处理,如冷敷、针灸、换药等。

5.指导病人和家属正确使用镇痛药、保护疼痛部位、掌握减轻疼痛的方法。

6.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

7.指导病人应用松弛疗法。

10

便秘

个体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伴排便费力。

1.大便次数少。

2.粪便干、硬。

3.左下腹部可触及包块。

4.排便时费力、疼痛。

1.与液体摄入不足有关。

2.与摄入纤维不足有关。

3.与长期卧床有关。

4.与排便环境有关。

5.与直肠附近疼痛性疾病有关。

6.与长期使用缓泻剂有关。

1.主诉便秘症状减轻或消失。

2.建立定时排便习惯。

1.饮食中增加纤维素含量,补充足够水分。

2.嘱病人在病情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活动。

3.为卧床病人创造良好的排便环境。

4.教会并督促病人顺肠蠕动方向做腹部按摩。

5.冠心病、高血压、肝硬化病人避免用力排便。

6.督促病人生活应有规律,避免有意识的抑制排便。

7.指导病人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8.对直肠疼痛性疾病病人,在排便前可坐浴15分钟,或肛门处涂润滑剂。排便后使用柔软卫生纸,保持肛周皮肤清洁。

9.遵医嘱用缓泻剂和软化剂,必要时可低压灌肠。

(未完待续)

美小护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anmia.com/bmsw/8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