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泸州,虽然市树是桂花树,但是其实还有一种树木,基本在老城区和很多乡镇你很容易地见到,我想你一定会想到黄桷树,不好意思,这次不是说它,而是说香樟树。
香樟树不是泸州独有的树木,事实上很多东西在中华大地上都能找到,只是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没有去到别处,以及重视程度不一样,或者会产生某个物种就在此处或者他乡的错觉。
当然,这样的情况没必要纠结。泸州没有单独为树木的生长进行历史记录,唯有荔枝和桂圆因为是经济作物,这几年煞费苦心地搜集了不少传说加持它们的厚重性。
但是香樟树在泸州年龄最老的也不过一百多年(我指老城区),不过因为当年大军阀杨森倡议栽种还有点可以说的地方。其他也就无从谈起。
不像有的地方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香樟树,可以用来吹嘘它的历史,见证了多少朝代的变迁。
其实,用树木来见证朝代变迁的说法本身就有些牵强,我们都知道,人挪活,树挪死,有些树木就算千年之久,都没有挪窝过。而且生长的地方基本上没有什么人烟,要是有人还能过千年,那真是了不起,所以,它可能记住了年轮和每一季节的雨水多还是干旱多以外,对你人世间的繁华荣辱全然不关心,也没办法关心。
不过对于那些在城市里还能不被开发所剥夺生命,一直流传至今的树木,确实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这个幸运显然不仅是对树木本身,对周围的人才是福气。你爷爷的爷爷就在这些大树下玩耍,如今你的下一代还能玩耍在树下,不是你们的荣幸吗?
香樟树又叫木樟,番樟,芳樟,乌樟,香樟,香蕊等。它名称的由来是因为木材上有许多纹路,给人感觉大有文章,因此就在章旁边加一个木子作为树的名字,所以就叫樟树。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在川南虽然泸州香樟树不少,但是隔壁宜宾才对它情有独钟,把它定位市树,并且还编了一个传说,相传,嫦娥耐不住月宫的寂寞,于是与玉兔偷偷地溜下凡间,来到四川宜宾县丰富村越溪河畔的青山绿水之间嬉戏。一不小心,嫦娥的香囊掉在了越溪河边。一只山鹰嗅到香囊的香气,便叼走了香囊,山鹰在丰富村越溪河畔上方飞过,香气也弥漫在此,从此,丰富村越溪河沿岸就长出了许许多多的香树,后人称之为香樟树,也就是油樟,丰富村目前是中国油樟的最大产业地,有中国油樟第一村的美誉。
至于泸州这边,我们并没有对香樟树进行开发利用,一百多年来说,忠山植树那一批香樟树已经过了百年树人的年龄,它遍布城中的忠山和凤凰山,成为泸州一道潜在的风景线,也是最好的城市绿化之一。
当然在乡镇上还有更多古老的香樟树,只是没有那么集中。
现在已经是泸州的深秋,你去忠山公园,满园能闻到香樟特殊的香气,还有一地都是深黑色的香樟籽,它们已经足够成熟,听说以前有人收,所以老一辈的泸州人好多小时候都捡香樟籽去换钱,那个时候条件不好,能还钱很吸引人。
也可以种起来,它长得快,十年八年也不小了。可惜没有地。
之前有人说三十年的香樟树,能管几万元,那么我想问,假如有地你种一千棵,是不是给你下一代留下巨大的财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