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上台答辩了,好...紧...脏...啊...”
“看出来了,你手抖得跟‘帕金森’似的了!”
上面的对话,你是不是很熟悉?在很多人的惯有思维中,“手抖”和“帕金森”总是被自动连线的,很多患者认为只要手颤抖,就是帕金森病作怪。
其实呀,单纯的手抖还真不一定就是帕金森,想知道答案吗?接着往下看吧!
帕金森病的手抖有这个特点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用手抖判断是不是患有帕金森病,其实“抖”有很多种原因,最常见的一种就是特发性震颤。
帕金森引起的抖动与特发性震颤是有区别的,特发性震颤抖动多为姿势性,比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夹菜,倒水,穿针的动作,手会不自觉抖动,而帕金森病的抖动往往是静止状态下,患者会不自觉都颤抖。
并不是说确诊为特发性震颤就可以放松警惕,因为帕金森病与特发性震颤会交叉,有特发性震颤现象的患者,比普通人增加日后患帕金森病的概率。
除了手抖,帕金森还会有哪些症状?
1、动作缓慢
帕金森病的患者动作会变慢,运动存在困难,特别是进行重复运动时,运动的幅度也会变小。运动迟缓可能会出现面部表情动作变少、说话音调低沉、吐字变得不清晰、写字速度慢、连穿衣都变得笨拙不灵活、走路也会变慢。
2、阅读困难
帕金森病患者还会出现阅读困难,因为帕金森患者的眼球运动会逐渐呈现不规律的跳跃,会使目光及注意力无法跟随文字的顺序移动。当读到某处结尾又难以把目光转移至下一行,就很容易导致帕金森患者出现阅读疲劳及障碍。
3、肌肉僵硬
患者患有帕金森后不仅会感觉到身体的肢体、躯干有明显阻力,还会出现肢体震颤,震颤还可能会受到阻力继续停顿。帕金森病症初期的肌肉僵硬不容易被发现,会被患者自动忽视。
4、姿势步态出现障碍
这种症状在帕金森病患者晚期才会出现,患者经常会感觉到很难控制身体平衡,如果走路时路面稍微不平坦,还可能会跌倒。
姿势反射可以通过后拉测试来检查,检查时可站在患者身后,让患者做好后牵拉患者双肩做准备,正常人在后退一步之内就可以恢复正常站立。而帕金森病患者通常会后退三步以上,并且需要别人搀扶才能站立。
据推断,目前国内的帕金森病患者已经超过万人,因此如何预防帕金森,是每个人都需要了解的问题。
帕金森病如何有效预防?
1、饮食方面
帕金森患者容易出现便秘情况,还会伴随着内脏自律神经功能损坏。所以帕金森患者在饮食方便要注意清淡,多吃粗纤维食品,可以吃些通便功能的水果,如香蕉、西瓜等。
2、多运动锻炼
帕金森患者平时可以增强锻炼,这是预防和治疗帕金森病有效办法之一,比如可以多走走玩去的石子路,有助于延缓运动功能减退。
3、避免接触有毒的化学品
预防帕金森应避免重金属锰以及放射线的污染,还要避免吸入有毒气体。如除草剂、农药、杀虫剂。不戴面具喷洒农药更容易患帕金森病症。如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群,应注意将自己与危险因素隔离。这些危险气体可能会令细胞死亡。
帕金森病有较长的潜伏期,在早期很难被发觉。如果发现老年人有手抖、上肢震颤、动作迟缓等症状,医院检查身体,争取早诊断早就医。关键是早治疗!
参考文献:
1、《帕金森病合并癫痫的治疗》,医院药学杂志,-08-14
2、《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