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三个妈妈threemoms的第35篇推送
本期作者:白衣胖虎
小宝宝的大便是爸爸妈妈们关心的事情。除了之前的腹泻,便秘也是我门诊最常遇到的问题了。咱们这两期就专门谈一谈便秘那些事儿。
便秘的定义
什么叫便秘?大便干燥坚硬,成球状,排便次数减少,比如正常情况下,宝宝一天3-4次,变成隔1-2天才排一次,或者虽然有便意,但是排不出大便。排便时或者排便前,小宝宝会有哭闹。
有的宝妈听到这就着急了,说对啊对啊,我家宝宝就是排便间隔比较长了,那是不是便秘呢?不一定的。
特殊情况,小宝宝,母乳宝宝,通常会有攒肚现象,比如,满月以后,宝宝会有间隔3-6天大便一次,少数宝宝可能会有一周以上才会拉一次,但是拉出来的还是软便便,不硬不干,这就不是便秘。另外,小宝宝排便时通常会小脸通红,哼哼唧唧的,因为平躺时排便没有重力作用的帮助,完全靠宝宝自身肠道蠕动用力,所以需要更大的力气,这个也是正常的,不是便秘。
便秘的病因
饮食不足
小宝宝比较多见,小宝宝吃奶少,消化以后,水分被吸收了,残渣少,导致大便减少。奶里面糖含量不足,还能导致肠道蠕动减弱,肠道蠕动才能把便排出来,如果肠道蠕动慢,就会造成相对便秘。
食物成分结构不合理
大便的性质和食物成分有很大关系,比如,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会导致肠道菌群对肠内容物发酵作用减少,会导致大便干燥,而仅是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比例多,肠道发酵作用增强,大便就多而且软。在碳水化合物中,谷类食物比米粉或面食更有利于通便。有的宝宝偏食,不爱吃蔬菜,食物中纤维素不足,也会发生便秘。人工喂养婴幼儿,牛奶内酪蛋白及钙质比人奶多,大便中含有多种不能溶解的钙皂,也容易发生便秘。
肠道功能失调
比如生活不规律,不能形成按时大便的习惯,或者形成的习惯被干扰了,比如在节假日中,好多爸爸妈妈都带宝宝出门游玩,旅途劳累换环境,就可能打乱宝宝形成的规律的排便习惯,造成宝宝便秘。另外,刚刚上幼儿园的宝宝,如果在家里没有形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在幼儿园里有可能会因为害怕告诉老师排便而有意识地憋着,也可能造成便秘。
疾病的影响
有一些疾病可能影响肠道蠕动速度,比如甲状腺功能减低,或者慢性营养不良,等等,都可能因为肠壁肌肉无力,功能失常而便秘。还有一些肛周问题,比如肛裂,或者痔疮,这些造成宝宝排便时会很疼,宝宝会害怕排便,所以尽可能憋着,但憋着大便会造成肠道吸收便中的水分,让大便又干又硬,下一次拍出来时会摩擦肛门破损部位造成更疼,恶性循环,越疼越不敢拉,越不敢拉越干,更不好拉。
容易出现便秘的时期
在宝宝生长过程中,是有几个时期容易出现便秘的,需要家长们重点注意。
开始添加辅食,辅食添加不当,或者处理得过于精细,或是喝水少了,都会造成宝宝便秘。
开始训练宝宝自己上厕所,这个时期的宝宝比较敏感,如果这个时期出现便秘,就不要强迫宝宝一定要自己上厕所了,避免造成逆反心理。
入学后由于环境改变,情绪紧张,不敢说,造成便秘。
END
三个妈妈threemoms是一个职场精英妈妈、一个儿科医生妈妈、一个全职妈妈创办的中科医院专家微信杭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