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财宝一箱,不敌乌木半方",昔日的棺材木如今为何卖出天价,备受追捧呢?外国人口中的东方神木究竟是何物?下面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乌木,又名阴沉木,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称,是植物经地震,风暴等自然灾害导致深埋地下江河中,在高压缺氧的状态下,由于微生物跟细菌的作用,经千万年形成一种碳化的状态,所以大部分乌木是黑色的,又称碳化木,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
由于数量稀少,质地坚硬,目前的市场价值很高,甚至卖出天价,多作为装饰,家具,手工艺品材料使用,也可入药。那到底什么树能形成乌木呢?其实乌木并不是一种树,而是多种树木合集的称呼,一般带有香味和杀菌特征的树种都能形成,最常见的有金丝楠木,香樟,红椿等。
乌木刚出土的时候大部分是黑色的,少数也有外黑内红的红尘木埋藏在地下年以上就会形成紫颜色,还有外黑内黄,如金丝楠木埋藏地下年就会形成此颜色。在本草纲目记载,阴沉木气味甘,咸,平,无毒,主治有解毒,亦治霍乱吐利,取木片研为末,温酒冲服,还有祛风除湿之功效。
古人也把乌木作为辟邪之物,可以帮助人们静气凝神,所以古人特别崇尚用乌木来做吊牌,手串,配饰等。乌木还有祛除异味的功效,它能将空气中污浊的颗粒消化掉,还能吸附空气中有毒的物质及一些重金属物质。所以在古代,一些达官显贵会将乌木作为家具,也有一些买不起乌木做家具的,但又特别崇尚乌木的,就会买一些乌木的小摆件,或者梳子,筷子等一些常用品。
不同的树木种类形成时间,坚硬程度,所以导致每一块乌木的价值也是不同的。古人有“家有财宝一箱,不敌乌木半方”与“黄金万两送地府,换来乌木祭天灵”两句谚语,而且在皇室贵族之间还有另一个传说,他们会求工匠把上好的乌木制成棺椁,安置皇亲贵人的尸首,据说是因为古人认为它色深且不惧水沉,能驱邪镇魔,防腐净化,是最适合安置他们亲人的器具。
历代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吴木成为各代帝王建筑宫殿和制作棺木的首选之材。清代帝王更将其列为皇室专用之材,民间不可私自采用,他的身份也越益珍贵,民间一件难寻。还有传言说乾隆借着修缮明陵的机会,将其里面的金丝楠木倒了出来,用来制作自己的棺材,真假亦不得知。
而窃国大盗袁世凯下葬的时候,用的就是一口乌木棺材,规格更是超过了清朝后期的几位皇帝。但是他这口乌木棺材是拼接的,袁世凯倾国家之力,最后也没有睡到整块的阴沉木里,可见这种木料的名贵。
乌木大多出产于云南,四川,重庆一带。近几年出土阴沉木的新闻也是不断。年12月2日,四川省眉山市洪川镇发现了巨型乌木。这根乌木长13.8米,最大直径1.4米,最小直径1.3米,重约23.8吨。年3月26日,重庆市渝中区20名壮汉抬着一根5.8米长,身如黑炭的大树在储奇门马路上前行。路人惊叹,这是很值钱的乌木呀。
年9月2日,恩施州咸丰县在一次特大洪水冲刷下,一根乌木露出水面,因体型巨大,当时还出动了大型挖掘机,最后挖出三根巨大乌木,其中两根长27米,一根长18米,直径超一米,市场估值超过了万。
随着现在越来越多人认识乌木,也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发现乌木,如广东,江西,湖南等地,而现代出产的乌木不知有着收藏价值,更是有着科学家们探索远古痕迹的时光。通到此前有专家通过三星堆出土的乌木的痕迹,推算出当时的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从而推算出三星堆象牙之谜。
但早年农村地区人们并不认识乌木,乌木被抬回家放在院子里,经日晒雨淋,导致乌木开裂被毁。或许又会有人问,如此珍贵的乌木该如何分辨呢?古人有词写道“身如炭黑,颜色有殊,遇水黑亮,涂油色驻,烧灰为黄,异于普木,轻重有异,能沉能浮,香味有否,皆有存数,树种有别,气味可无,千年碳化为阴沉,长年水下水沉木,皆是良材好树木,多年岁月灵性足”。
而跟普通木头的区别就是,一般木头烧出的是白灰,而阴沉木烧出的是黄灰。在乌木倒上,水颜色会加深,水干后恢复本色,涂上小许菜油则会乌黑锃亮,乌木放在水里就会沉入水底,普通的木头则会浮在水面。
就是因为这些神奇的现象,被没有见过乌木的外国人称之为东方神木。由于乌木的特有珍稀性,有些人企图以此牟取暴利,所以有段时间红木的价格被炒翻好几倍,那会儿还被称为疯狂的木头。不过,近年来人们的消费越来越理性了,乌木的价格也回升了许多。
小伙伴们,你们是否也为不理性的行为买过单呢?
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