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index.html大医双合COURSEARRANGEMENT
导读:久病伤气,正气待复,胃虚不纳,化源不足,而后成慢性结肠炎。宜以抑肝扶脾、通补兼用、寒温并施再加葛根芩连汤合芍药甘草汤化裁加减(编辑/康海洋)
王某,女,72岁,退休干部。病史∶肠镜检查提示∶慢性结肠炎,退镜时可见乙状结肠30cm处有片状糜烂充血。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来诊。现病史∶腹泻3~4年,近3个月症状加重,排泄久泻(溃疡性结肠炎)的证治蛋清色便,时伴红白相混稀便,泻后腹痛,时而便秘。腹泻便秘交替发作,两手心热,口干思凉,面色萎黄,舌绛红少津,倦怠神疲,小便短赤,脉弦滑而缓细。
病始于肝郁犯脾,脾失运化,清气在下则泻,气滞则腹痛;久泻不愈,脾不能散精于肺,肺失肃降,大肠传导失司,津液耗伤。故肠枯而便秘;迁延病久。脾肺两损,升降失调,故而排便失常;津液不足,故时而大便干结如球;脾虚湿盛,故便稀潇如蛋清,此乃湿热之邪留恋大肠、气血壅滞之证。
:泄泻、久泻(慢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
:抑肝扶脾、通补兼用、寒温并施。
葛根芩连汤合芍药甘草汤化裁加减。
∶葛根25g、黄连7.5g、黄芩7.5g、木香7.5g、白芍25g、甘草10g、西洋参7.5g、茯苓25g、白术25g、苍术15g、山楂炭25g、当归10g、海螵蛸25g。水煎,日2次分服。
5月28日二诊复查∶服药6剂,腹泻症状略有改善。便稀色黄,次数减少。仍宗前方继服。
6月6日三诊∶服药6剂,腹泻明显改善,排便成形,每日1~2次。近1周便秘症状相应改善,便后腹痛不显,排尿通利。但气虚乏力、心悸汗出。证系久泻正虚、心肺两损,仍宗前方加五味子10g,以益心肺、益气力。
6月24日四诊∶照方连续服用12剂,大便排泄成形,每日1~2次,蛋清样稀便消除,红白相混改善,色变黄,舌于转润,面色转佳,但食少倦怠乏力,此乃久病伤气,正气待复,胃虚不纳,化源不足,仍宗前方减去苦寒清热之黄芩、行气祛滞之木香,加上消食快胃之内金15g、化湿和胃之佩兰10g,以及补脾止泻、益肾养心之莲子肉25g,继进12剂。
7月12日复查,大便排泄如常,不干不稀,食欲增进,精神转佳,体力恢复,面色转润,脉象和缓,诸症平稳。追访1年,疗效稳定,腹泻未复发。
病因:导致慢性结肠炎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指肠道感染了细菌、霉菌等病毒,使肠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二是指由于人的身体过度疲劳、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以及情绪容易激动等,这些因素都可以诱发慢性结肠炎的发生。中医认为慢性结肠炎是虚寒性下利的一种表现,它与脾胃、肝、肾功能的失调有着密切关系。
病机:
1.病位:本病在脾胃,与肝肾关系密切。
2、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胃肝肾之气失司为本,导致清浊不分,升降失和,混杂而下,并走大肠泄泻为标。
3、病势:本病的发生是以先天之气不足、肝失疏泄、脾胃失和,气机升降逆乱为主,渐及它脏,脏腑失调。以泄泻、腹痛、肠鸣为临床特点。
4、发病: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肾阳不足、肝失疏泄,致消化、吸收发生障碍而致泄泻。病情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缠绵难愈,病程较长。
证型:腹泻便秘交替型:大便时干时稀、时有粘液、便血,伴有腹痛、腹胀等症。(治疗一般20-60天)腹泻便秘交替发作,两手心热,口干思凉,面色萎黄,舌绛红少津,倦怠神疲,小便短赤,脉弦滑而缓细。
方剂:葛根芩连汤:主治协热下利。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芍药甘草汤: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现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方药:葛根升阳明清气;黄芩、黄连苦寒燥湿,清在里之热;黄连配木香辛能行气、温能和脾,气行滞祛,湿祛燥润,里急可除,一寒一温相济之妙,为主药。白芍泄肝酸收而苦泄、甘草缓肝和胃而止痛,为辅药;参、苓益气扶正、祛邪补虚,配二术健脾燥湿,合海螵蛸收敛止血,为佐药;加山楂炭、当归化积散瘀、导滞养阴,痛胀可去,使湿热分清,泄泻即止。海螵蛸与山楂碳是本病案的特色药物。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查玉明》,本文仅供学习交流,非中医师切勿随意试药,如有不慎,后果自负。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