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茶叶,飘落在梧州,便将拥有上千年的六堡茶文化带着热烈的温度传递到今天。六堡茶,属于黑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的特产。选用苍梧县群体种、广西大叶种的茶树鲜叶为原料,按特定的工艺加工而成,具有独特红浓醇陈的品质特征。
同属黑茶,六堡茶和安化黑茶、普洱茶有哪些区别呢?
首先,树种不一样,虽然都归大叶种,但普洱茶、六堡茶和安化黑茶分属大叶种里的大、中、小三类。
其次,从工艺上看,六堡熟茶跟普洱茶的熟普比较接近,都是渥堆发酵,生普和安化黑茶都没有这一块工艺。另外,六堡茶汤色比熟普透亮、杂质更少一些,口感比生普和安化黑茶更温和。
六堡茶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清嘉庆年间,六堡茶以其特殊的槟榔味入中国名茶之列。据康熙年间编修的《苍梧县志》记载:“茶产多贤乡六堡,味醇隔宿而不变,茶色香味俱佳”,说明这时的苍梧六堡茶已经具备了黑茶的特性,并且开始了规模生产。有许多茶友喝过几次六堡茶后,就会一直坚持喝。经年陈化的温和茶性加上有益菌群的相辅相成,除去具有其他茶类所共有的作用外,六堡茶清热润肺、消暑祛湿的效果也尤为明显。湿气在中医里叫“六邪”之一,跟“风”结合叫“风湿”,跟“热”结合成为“湿热”,人体的湿气本是很难调理的症结,湿气过重更会造成各种不适......而湿气重的人不妨每天煮六堡茶喝,很快就能见效。那一碗茶下肚,驱散了体内积攒的暑热和寒毒,是一番说不出的酣畅淋漓。在六堡茶的消费地马来西亚,从前在矿区的入口每天都会有一大缸煮好的六堡茶,工人们下井前会灌一水壶六堡茶,下班出井后也会装一壶回家喝。在炎热潮湿的马来西亚锡矿,矿工们正是靠喝六堡茶,抵御了湿气和重金属的危害,而很少有职业病,这用事实证明了六堡茶祛湿和降解重金属污染的神奇功效。
遥远苍梧野,莽莽六堡山。山水美且秀,名茶出此间。
地处岭南的六堡镇,位于北回归线带,境内群山起伏、溪流纵横,山清水秀,日照短,终年云雾缭绕,生态环境优异。得益于这一片雨林水岸,生态优越,自古便是茶树的优良产地。由此茶叶为原料生产的六堡茶自然带上了高山的韵味,滋味也格外的甘醇。不仅能泡着喝、而且可以煮着喝。六堡茶本来是个药用功效著称的茶,而且六堡茶,一开始就是煮着喝的。
煎饮,也叫煮饮。中药大多是煎服,药用效果明显的茶通常也是煎的。茶脱胎于草药,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茶都是药,只有少部分茶由于其制作工艺,药用功效明显因而依然保持像药一样煎煮的习惯。
在这种原始而又简单的喝茶法面前,也只有黑茶类和白茶类的茶能经得起水与火的考验。六堡茶就是这样的一款茶,在六堡茶的原产地六堡镇的乡间,还依旧保留着煮六堡茶的习惯,不论老茶新茶,煮着都好喝。
六堡茶煮着喝不仅是因为习惯和功效,更重要的原因是好喝。六堡茶煮出来的茶汤浓滑甘甜,香气醇厚,有枣香樟香药香味,与泡饮的感觉完全不同。而且煮出来的茶汤茶气饱满,茶汤透亮,好喝又有好看。有茶人形容六堡茶煮出来的汤感和滋味应该是泡饮六堡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掏出一些干茶,拿出可爱的煮茶壶,坐下,开火。
一般茶水比1:左右,ml的水投5克茶,按煎中药的方法煮就可以了。反正好的六堡不怕煮,稍微煮久一点也没关系,会越煮越甜。如果脾胃不好不妨加点陈皮,或者石斛或者灵芝之类。加些保健中药,当保健茶喝。六堡茶的兼容性很好,不会降低其他药材的药效,也可以加西洋参、鹿茸等等。
等一会儿,热度已经起来,茶香若有似无。高等级的细嫩原料使茶叶内含物质更加丰富、活性高,充满果胶质,看见开始沸腾的茶汤橙红明亮,蜜香浓郁。熄火倒茶,热气扑面。终于端起一杯茶,浓浓的汤色,醇醇的滋味。回味是幽幽的甘甜,能感到阵阵暖流涌去腹部。六堡茶煮着好喝,喝着喝着就会爱上它离不开它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