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便秘日便秘缠身问题可能出在这里

每年月28日是中国便秘日,由中国医师协会在年倡议设立,旨在提高人们对便秘问题的认识,并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向社会科普肠道相关知识。

认识便秘

便秘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疾病之一,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排便困难,还伴随着下腹胀痛、食欲减退、便血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疲乏无力、头晕、失眠、烦躁等消化系统以外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根据《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0%-10.0%,且慢性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一项功能性肠病的患病率研究中发现,女性在功能性便秘与腹胀症状中占据主导地位[1]。另一项广东省社区人群慢性便秘研究也显示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并多见于老年人,对患者的精神健康和生活质量均有影响[2]。

肠道菌群与便秘[]

导致便秘的临床原因复杂多样,除了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变化影响,便秘还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的稳定再维持机体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肠道菌群种类及比例保持动态平衡,而在便秘状态下,常常存在肠道菌群失衡的情况。

临床研究表明,便秘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肠道黏膜及粪便菌群组成存在显著差异,便秘患者粪便中的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等有益菌显著减少,而梭杆菌、肠杆菌等有害菌明显增加。

肠道有益菌可以通过释放短链脂肪酸成为宿主健康的主要贡献者,短链脂肪酸具有为肠道细胞提供能量、保护肠道黏膜屏障、改善肠道菌群环境及调控宿主能量代谢等功能。

便秘患者常常存在膳食纤维进食少等不良饮食习惯,肠道内膳食纤维底物不足,无法产生足量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减少加剧肠道菌群失衡,有益菌数量减少致使短链脂肪酸的生成障碍,两者互为因果,进一步引起便秘症状及脂代谢异常状态的加重。

如何告别便秘

当前治疗便秘的药物主要为不同类型的泻药和促动力药,但是有着副作用多、患者依赖性大的弊端,长期使用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加重,进而引起顽固性便秘,更难治愈。

好在,越来越多的临床实验验证了微生物制剂对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改善便秘的可行性。粪便菌群移植与合生元,益生元,益生菌等微生态制剂一定程度上可对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肠道微生态进行调节[4],而益生菌能促进肠道菌群恢复平衡,从而达到对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作用[5]。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针对亚洲人肠道微生态失衡的情况研发微生态制剂——「SIM01配方」,并对SIM01配方进行了两项人以上随机双盲研究(IMPACT)和随机三盲研究(RECOVERY)。

结果显示,精准的益生菌和益生元有助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的健康,提升肠道有益菌数量,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缓解包括便秘、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并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皮肤、情绪、睡眠等。

除了补充有益菌,日常多食用高膳食纤维食物、多补充水分亦可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肠道保持活力,预防和避免便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Long,Y.,Huang,Z.,Deng,Y.,Chu,H.,Zheng,X.,Yang,J.,Zhu,Y.,Fried,M.,Fox,M.andDai,N.(),PrevalenceandriskfactorsforfunctionalboweldisordersinSouthChina:apopulationbasedstudyusingtheRomeIIIcriteria.Neurogastroenterol.Motil.,29:e.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anmia.com/bmsg/137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