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一位年轻妈妈杜女士向我咨询关于疝气的一些常见问题,我给她做了简单的回复,包括引起疝气的原因,是否会引发后遗症以及疝气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如果您的孩子腹部有凸起的小球,要谨防是不是得了疝气,但也不要太过紧张,及时就医是关键。
杜女士向我描述:“乔医生您好,我的儿子刚满5个月,昨天我发现他的肚子有一个小球凸起,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说是有可能是得了疝气,现在特意向您咨询,我把照片发给您,麻烦您帮忙看一下,谢谢!”
我十分理解杜女士的心情,面对这一症状我回复道:“杜女士您好,针对您描述的现象以及照片来看,怀疑是疝气的可能性比较大。
疝气是指内脏器官(如肠道)突出穿过腹壁或其他腔膜组织的缺陷,形成类似凸起的小球状物体。这种症状通常可以在孩子用力、哭泣、咳嗽或站立时更加明显。除了疝气外,引起腹部凸起的其他疾病还包括脐疝、肠套叠等。
建议您立即就医,咨询医生对孩子的症状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医生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超声波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来确认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及早确诊并采取治疗措施是保障孩子健康的重要步骤
杜女士再次问:“好的,谢谢乔医生,我想问一下如果是疝气,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我告诉她:“疝气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婴儿和小孩中较为常见。导致疝气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先天因素:一些婴儿可能天生就存在腹壁发育不完全或其他遗传因素,导致腹部腹壁弱点,易发生疝气。
腹压增加:腹部受到剧烈挤压、扭曲或拉伸,如出生时过程、哭闹过度、搬重物等,也可能导致腹壁肌肉过度拉伸,出现疝气。
腹壁肌肉松弛:腹壁肌肉松弛,或是因为肌肉无法正常收缩,也会造成腹壁弱点,易产生疝气。
其他因素:饮食不当、长期便秘、肥胖、慢性咳嗽等也可能增加患疝气的概率。
杜女士提问:“疝气是不是需要手术治疗?会不会留下后遗症?”
我回复:“治疗疝气的方法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年龄、症状严重程度和疾病的类型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疝气通常是经过治疗后可以康复的疾病,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一些后遗症。一些可能的后遗症包括:
复发:即使接受手术治疗,疝气仍有可能在未来重新发作。
慢性疼痛:有些病人在手术后可能会持续感到腹部或腹股沟区域的疼痛。
后遗痛或不适: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疼痛、不适感或不规则感觉。
切口感染或出血:手术后可能出现切口感染或出血等问题。
传感神经受损:手术治疗疝气时,有时可能会造成传感神经受损,导致局部感觉异常或疼痛。
杜女士提问:“如果做手术,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我结合临床帮她总结了以下几点:
1.术后休息:孩子在手术后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承重,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2.观察伤口:注意观察手术部位的伤口是否有异常出血、发红、肿胀等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
3.饮食调理:遵守医生的饮食建议,保证孩子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过硬、辛辣食物。
4.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安排定期复查,确保伤口恢复情况良好。
5.避免便秘:便秘会增加腹压,影响伤口愈合,因此注意孩子的饮食均衡,避免便秘的发生。
6.康复运动:术后适当进行康复运动可促进腹部肌肉恢复,但需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剧烈运动。
7.注意病情变化: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注意上述事项,对孩子的康复十分重要。如果有任何问题,医院。
乔医生建议:若是孩子得了疝气,医院,让医生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去判断需要用什么方式治疗,线上问诊不能治疗疾病,在医院会根据医学影像呈现的结果,更容易确定孩子疝气的情况以及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