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抗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qwzj/241005/a4tl9eg.html
导语:
每个人都知道,人老了,养老金是保障。
养老金越高,幸福感越强,这应该是成正比的。
可是生活中也不完全一样,有了高额养老金,人就过得越开心吗?
陈阿姨的父亲正科退休,领着高额的养老金,手里还握着一大笔存款。
可是整天郁郁寡欢。
公公生活在农村,却过得欢天喜地的。
陈阿姨说,晚年幸福,钱是必须有,但不是关键。
我们来听听她怎么说。
我是陈阿姨,今年56岁,刚刚退休。
儿子已参加工作,还没结婚,还不需要我带娃,正是最悠闲时候。
可是我还是不能轻松,家里还有三位老人,老父亲86,老母亲85,公公85岁。
哥哥、姐姐在省城工作,只有我一个人留在父母身边.。
老公的哥哥、姐姐在农村。
只有老公一个人读了大学,在城里工作。
照顾双方父母的责任,基本就在我们身上。
老父亲是正科退休干部,退休金元。公公只有老支书补贴每月元。
按理说,老父亲的生活比公公幸福得多。
可是现实中,对比他们的生活,公公却过得比老父亲快乐得多。
01
对待健康区别:老父谨小慎微,郁郁寡欢;公公随遇而安,坦坦然然。
老父亲退休后,整天研究怎么样活得更健康,更长寿。
他给自己定了饮食方案,少油,少盐,多吃素,每餐七分饱。
他不管多好吃,吃到差不多就放下筷子,说不能加重肠胃负担。
香葱,辣椒,生姜不吃,会上火。糯米不吃,不容易消化。
和他一起吃顿饭,挑三拣四,这不吃,那个对身体不好,弄得一起吃的人都心情不好。
退休后,从没见过他享受美食,吃得酣畅淋漓的时候。
一年两次体检雷打不动,报告出来一定要我们陪着,一个个去咨询过医生才放心。
有点不舒服,马上打我们电话,一定要陪着全身检查个遍。
开了药,吃了一两天,没效果,马上停药。第二天要我们陪着,重新找另外医生开。
父亲便秘多年,医生开了药,要他吃一段时间。可他说不行,吃久了有副作用,自己想想就停了。
拉不出来,整天愁眉苦脸,怕毒素都在身体里。
我们叫他用开塞露,他说用多了,就会有依赖,坚持不用。
一天到晚唉声叹气,怨天怨地。怨时间让他衰老,怨子女对他重视,一点不开心。
前几年,前列腺不太舒服,这边医生说,这是个普通手术,不用太担心。
老父亲一定要去省城动手术,他说,年纪大了,大医院才有应付意外情况的经验。
他这么坚持,在省城的哥哥、姐姐没办法,接过去住了一个月,动完手术才回来。
他到省城就医,我倒是轻松了许多。
老父亲嘴上说,人老了,真有那么一天,可是心里非常害怕。
我时常在想,我老了会不会也是这样。
公公完全不一样。
他相信命,他说人过多少岁,早就天注定,到时候阎王叫你了,你想多呆会也没用。
他永远是随遇而安的状态。
公公从不讲究,不挑食,肥的瘦的,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他总是说,想吃什么,说明身体缺少什么,就对身体好。
跟他在一起吃饭,他大快朵颐,吃得那个香,让边上的我们都觉得胃口大开。
公公爱喝酒,每天二餐二两高度白酒。
因为喝酒,爱吃重口味,从不忌口。
身体有点什么不舒服了,他很坦然,说人吃五谷杂粮,很正常,医院吃药,没必要。
如果我们接到公公的电话,那一定有要紧事了。
前两年一天早上,老公接到公公电话,说他尿道出血了,叫我们带他去看看。
我们带他去检查,确诊膀胱癌复发,做了手术。
医生提议化疗,他化疗一次,说没胃口,喝不了酒,就回去了。
现在过去10年了,一样好好的。
公公每天乐呵呵的,常说过去一天,就赚了一天。
02
对待下一辈的区别:老父指手画脚,唉声叹气;公公乐得放手,超然脱俗。
老父亲当了半辈子的领导干部,自我感觉良好。
我们刚结婚时,因为没有房子,和父母同住。
老父亲恨不得把我们的饮食起居、到财务管理一一包办起来,可是这事无巨细的“关怀”,老公根本不领情,常常有怨气。
最可怕的是星期日早上,我们还在睡懒觉,他会早早过来敲门叫我们起床,老母亲则拿着拖把进来拖地了。
最不能忍受教育孩子方面,老父亲和老母亲觉得自己带过孩子了有经验,在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就站出来指手画脚。
可是他不明白,时代不一样了,过去养孩子的方法并不适用于现在,为人父母的观念也需时时更新。
过不了多久,因为受不了,我们就搬出来单住了。
老父亲年纪越来越大了,可是他这种以有经验自居,倚老卖老,居高临下的架式却一直没有变。
我们几个都退休了,他就积极参与到孙辈的工作生活中。
现在年轻人可不买账,他没时间听你唠叨。如果你动辄训人,他更反感,电话接都不会接。
前段时间,国企工作的孙女要换工作。
哥哥提起他知道后,挨个给我们打电话叫我做工作,说大家一起想方设法阻止她辞职。
又给孙女打电话,据他多年经验分析,国企日子好混,千万不要轻易辞职。
追求自身价值的年轻人,怎么会听取爷爷辈的意见?
孙女义无反顾跳槽了,年薪翻了一倍。
可老父亲念念叨叨说,不听老人言,将来一定后悔。
他为这事苦恼了好些日子,人消瘦了一圈。
他一天到晚说孙辈不听话,不争气,唉声叹气的。
我们都说他自寻烦恼。
公公活得很超脱,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儿孙自有儿孙福”。
他说自己年纪大了,跟不上形势,年轻一辈都有他们的想法。
在这一点上他拎得清,他说子女有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老人应该做的就是放手让他们去创业、去打拼、去体味成功与失败的滋味。
在子女创业的过程中,除非有明显的错误,长辈只要给予能力范围内的支持就可以了。
成功了给予激励,失败了给予安慰和开导,而不是横加干涉指东道西。
他常说,自己老了,提不出什么意见,只能做到不给孩子们添乱就可以了。
每当子女、孙辈来看他,告诉他工作上的变动,他总是说:“你自己想清楚就好,想好了就大胆去做”。
公公总是和颜悦色地听,有时也提点他的想法,你不采取他的意见,也决不唠叨。
顺情合群,随喜随缘的公公特别招晚辈人喜欢。
03、
兴趣爱好上区别:老父无所事事,兴趣寡淡;公公爱好广泛,兴高采烈
老父亲一辈子也没有什么兴趣爱好。
上班时工作忙,偶尔在家休息时,看下书,四处走走,休息天很快就过了。
退休了,他老是说时间过得太慢。
朋友叫他一起去钓鱼,他说不喜欢。
老同事约他去唱歌,他觉得无趣。
打牌,麻将,他更看不惯,说太低俗。
每天不是无聊的看会电视,就是整天在公园晃荡,不到吃饭睡觉不回家。
闲人病多,时间多了,他就怀疑自己这里得病,那里有问题。
每天给我们打电话,要不整天和老母亲找事。
他老是说太孤寂,打电话叫我们回家,现在我们看到他的电话就怕。
公公可不一样,每天安排得满满的,很有规律。
现在农村人也跳广场舞,婆婆在时很喜欢,那时就拉着公公一起去。
婆婆走了,公公还是坚持着。
每天早上6.30雷打不动去锻炼,跳广场舞的男人不多,所以拉音箱设备这些活,都是公公包了。
公公人缘好,边上的人都喜欢和他开玩笑,公公和大家相处得非常愉快。
我每次回家,经常听他说,今天这里表演,明天哪里比赛的,看他和一大群同道中人,有说有笑,自娱自乐的,我们看着也开心。
他老是让我们安心打拼事业,一点不缠人。
我们回不回来过年,他都看得开,无所谓。
公公非常好学。
老公给他买了智能手机后,天天跟村里年轻人学,80多岁的老人,